有數據顯示,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阜平縣如今已累計有5000多名年輕人返鄉創業,在習近平總書記去過的駱駝灣村,就有50多名年輕人回到家鄉。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燕趙大地上,越來越多的返鄉青年在實現個人發展的同時也改變著家鄉的面貌。經過全省上下努力,河北省歷史上首次消除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現行標準下232.3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做過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的河北師范大學教授陳曉玉認為,河北將職業教育作為助力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最直接、最見效的手段之一,“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實現了“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幫扶的轉變。
至今,陳曉玉還記得2017年1月,她第一次到河北省行唐縣西石村劉義家看到的情景:住的是兩間低矮的土坯房,屋內陳設很破舊,但收拾得干干凈凈……24歲的劉義和母親甄香玲就屬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當時帶領團隊在做評估工作的陳曉玉了解到,甄香玲的丈夫因病去世多年,女兒已出嫁,她靠著侍弄幾畝薄田和打零工來支撐兒子劉義上學和日常開銷。通過評估團隊的專家,當時就讀于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劉義得知了“三免一助”政策。
針對建檔立卡等困難學生的“三免一助”政策,是河北省制定的資助貧困學生政策的重要內容。即在國家助學政策基礎上,河北省還對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校就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等免學費、免住宿費、免費提供教科書。
據統計,河北省為此5年累計安排資金336.3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130萬人次,其中享受建檔立卡“三免一助”政策的學生37.6萬人次。
河北省還出臺舉措,通過優先招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優先考慮專業選擇、優先安排在訂單班或企業冠名班、優先安排工作崗位實習,實現學生就業、家庭脫貧。
2018年畢業后,劉義當上了唐山機務段的鐵路司機。這位性格開朗的小伙子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一一細數身邊的變化:2018年在政策資金支持下,家里已是危房的老屋得以翻蓋;2019年,家鄉行唐縣實現脫貧摘帽;他正在攢錢,要讓操勞半生的母親早日住上自己的新房。
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劉義仍不忘聯絡幫助過自己的陳曉玉和曾經的西石村第一書記尚順忠。當年,來自石家莊市委黨校的扶貧干部尚順忠帶著自己到學校申請享受“三免一助”政策時的情景,劉義至今歷歷在目。
而在尚順忠看來,自己只是河北省8年來1.6萬名駐村第一書記中的普通一員。
從2018年開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博士生馮紫曦由于參與貧困縣退出第三方專項評估檢查工作,先后到訪過河北省10多個貧困縣,見到了很多扶貧干部。
“他們很多和我一樣年輕?!瘪T紫曦用“有情懷”“有視野”“能吃苦”來形容對他們的印象?!八麄兇蠖际歉鳈C關單位選拔的優秀青年干部,也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得到了難得的鍛煉?!?/p>
2018年,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的劉中文來到河北唐縣齊家佐鄉史家佐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34歲的他赴任時隨身帶著吉他。從不被村民們看好的“外來干部”到帶領村民打通硬化村內及田間道路、建起扶貧車間、為小學建起微機室和水塔、開展電商培訓……這位年輕的第一書記一步步贏得了鄉親們的認可,心愛的吉他也見證了他兩年多的駐村時光。
“那一年的那一天,來到這唐縣。滿眼的綠色田野,初來乍到的夏天?!薄氨本┖艽?,山村很小,誰不想在家陪妻兒老小。青春易逝,紅顏易老,每天在山溝里移動雙腳?!?020年,劉中文創作了歌曲《史家佐的康莊大道》。談到這首歌曲,劉中文表示:兩年多的時光,有些愧對家人,但絕對無愧青春!
在河北魏縣,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多、留守婦女就業門路窄的實際情況,當地出臺政策,吸引外出務工技術人才回鄉創業,發展“扶貧微工廠”。沙口集鄉劉屯村90后小伙韓海超2017年年初回到家鄉,向親戚朋友借了3萬元,購買了10臺縫紉機,從村里招了10余名留守婦女,辦起了怡怡箱包廠,成為村里第一個回鄉創業的青年。當年7月,劉屯村建成全縣第一家“扶貧微工廠”,韓海超又率先入駐。
在河北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34歲的吳橋縣青年張亮亮作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受到表彰。這位河北富宸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2018年以來組織實施了“小亮扶貧雞”項目,為貧困戶提供全方位服務——統一提供雞苗,統一養殖模式,統一防疫指導,統一收購成雞。“小亮扶貧雞”項目已覆蓋190個村,讓1100戶2094人受益,每戶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
如今,根據工作安排,駐村干部劉中文即將離開史家佐村,他將自己的不舍寫進了歌曲《忘不了的老村莊》。幾年的駐村經歷使這位第一書記意識到,由“輸血”到“造血”,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都離不開當地青年“造血”能力的發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江濤 來源:中國青年報
(樊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