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鄭州城市框架急速拉大,人口已經突破千萬
【編者按】
從“中部地區崛起”到“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發后,5月7日,河南省已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這是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后,第一個區域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為中部地區崛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這對河南全省、中部地區乃至全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今起,河南商報推出《中部加速跑河南勇爭先》專題報道,共同探討:在國際國內復雜多變的經濟背景下,國家的這次重大決策意味著什么?將給中部地區帶來哪些重大利好?河南應抓住哪些機遇,應對哪些挑戰?
河南商報記者郭丁然/文宋亞猛/圖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已于日前發布。這是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后第一個區域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迎來了一系列新的目標,這些新目標將給河南帶來哪些改變,又蘊含哪些機遇?
城鎮化
目標:到2025年,中部地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
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到2025年將突破60%
城鎮化率是衡量城鎮化水平的通行指標,包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其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指的是在城鎮居住了半年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提升,意味著更多的人民群眾享受到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
河南省統計部門公開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保持了較高增長:2018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1.71%,比2017年末提高1.55個百分點,城鎮化率增幅位居全國第一。而2019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21%,比2015年提高6.36個百分點,這幾年來的增幅居全國第2位。但整體上,河南省還是農村人口大省,城鎮化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意味著什么?根據2019年的數據推算,到2025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很可能達到或超過60%。而這一目標,也恰與《河南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到的“城鎮化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60%”相吻合。截至2019年末,河南全省常住人口9640萬人,以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推算,大概每年將有約100萬人轉變為城鎮常住人口。
在具體推進常住人口城鎮化過程中,將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以縣域為單元統籌城鄉發展。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河南省縣域面積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經濟總量占比超六成,在全省發展大局中舉足輕重。
“這種思路與‘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要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聯動、特色化發展相契合。”河南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高亞賓說。
科技創新
目標:科創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中部地區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河南研發投入強度,增幅達到了十年來最高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支撐創新發展的重要資源。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研究與試驗發展(R&D)的投入對科技創新也起到關鍵性作用。
國家統計局、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河南省研發經費投入達到793億元,比上年的671.5億元增長121.5億元。
數據顯示,2019年河南省研發投入增速達到18.1%,比全國平均增速高5.6個百分點,已經連續三年保持15%以上的高增速。在全國研發投入總量超過500億元的省份中,河南省研發投入增速僅次于北京市、四川省、湖南省。同時,研發投入強度(研發投入與生產總值之比)增幅達到了十年來最高。河南省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到1.46%。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引領作用凸顯。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科技廳了解到,鄭洛新三片區研發投入占全省的50%,鄭洛新三市是全省僅有的三個研發投入強度超過2%的省轄市,其中鄭州市研發投入經費占全省的29.9%,增幅達28%;洛陽市研發投入強度達2.37%,明顯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新鄉市研發投入強度連年超過2%。
放眼全國,河南仍存在很大差距。根據相關統計,2019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22143.6億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為2.23%,河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近1個百分點。此外,河南省研發投入面臨競爭壓力依然巨大,河南省研發投入排在全國第9位、中部第2位,但研發投入強度在全國排第18位、中部第5位。
高亞賓認為,高校是創新最好的載體之一,河南應該持續打造好創新環境、人才培育環境。
消費需求在升級,會迫使企業家自身更加重視研發投入。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趙西三看來,科技創新的投入是經濟活動,要符合經濟規律。政府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企業打造好良好的投資生態環境,鼓勵激發企業家的創新投入熱情。
“河南有不少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企業。”趙西三介紹,例如鄭州的奧特科技,在“智能潤滑”領域就是國內的行業冠軍。河南要善于發現和培養具有創新潛力的中小企業。這樣就能以點帶面,逐步在河南省內形成科技創新投入的氛圍,也有助于圍繞相關優勢行業打造上下游產業鏈。
綠色崛起
目標:綠色發展深入推進,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幅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進一步降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方式普遍建立。
應該在規范市場中下大力氣,淘汰落后產能
“作為能源和原材料產業大省,在綠色發展推進過程中河南將面臨壓力,因為相關投入巨大。”趙西三舉例,安鋼的綠色化改造就投入了十幾億元。
有機構預測,按照我國相關計劃,為實現2030年碳達峰這一目標,綠色環保技術相關產業將有100萬億元的巨大市場。
趙西三分析,目前各種產業的綠色化發展主要障礙還是成本高。如果在這一過程中,河南能夠在綠色環保方面實現相關技術的突破,則能將“壓力”轉化為巨大機遇。
此外,他建議政府應該在規范市場中下大力氣,淘汰落后產能。
“防止‘高能耗’、落后產能產品沖擊市場。”趙西三向河南商報記者解釋,在現實中因為采用綠色生產技術會導致產品成本升高,如果市場管控不嚴,就導致落后產能的產品對“綠色產品”造成沖擊,影響企業綠色化改造的積極性。
(陳夢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