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現在氣溫穩定了,再過10天豆角就能上市了。”在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特色蔬菜種植基地園區內,種植戶武建兵滿臉喜悅地向筆者介紹著大棚里長勢喜人的豆角。
“現在氣溫穩定了,再過10天豆角就能上市了。”在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特色蔬菜種植基地園區內,種植戶武建兵滿臉喜悅地向筆者介紹著大棚里長勢喜人的豆角。
嫩綠的豆角青藤已拔高,成熟在即。談起豆角,武建兵和妻子王曉磊兩人臉上笑意滿滿,豆角被兩人稱為致富的“金豆角”。何為“金豆角”,因為豆角種植周期短、產量高,經濟效益好,去年種了6棚的豆角,每棚的收益達到1萬元,嘗到甜頭,看到“錢景”的武建兵今年擴大規模種植了12棚豆角。
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武建兵整日與土地打交道,已經慢慢掌握蔬菜種植的技術,種植的蔬菜面積達到600畝,蔬菜的種植為村莊的群眾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平時有固定工人20多個,在園里鋤草、施肥等,蔬菜采摘旺季用工達30多人,每月工資在1500元以上。今年3月,在白廟鄉2021年經濟工作會上,武建兵同志被白廟鄉黨委、政府授予“產業發展帶頭人”榮譽稱號。
產業興村民富,今年來,白廟鄉突出抓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工作,強力實施產業強鎮戰略,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該鄉立足蔬菜產業優勢,依托近郊的區位優勢,肥沃的土壤優勢,扶持趙莊、胡坡、謝招3個村莊資金共150萬元,抱團發展,流轉土地400畝,建了60個塑料大棚,發展優質蔬菜種植,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打造郟縣城市的“菜籃子”。
除了做強“菜籃子”工程外,白廟鄉還在“果盤子”做文章,生產紅蘿卜汁飲品,不僅讓消費者吃到基地的蔬菜,更能喝到我們果蔬飲品。據了解白廟鄉與河南省中原紅飲料有限公司簽約,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由白廟鄉特色蔬菜種植基地統一流轉土地種植、儲存,河南省中原紅飲料有限公司按合同保護價收購。該項目的建設,既降低了中原紅公司紅蘿卜汁飲品原材料采購成本,又規避了白廟鄉蔬菜種植基地經營的市場風險,提高了經濟效益,實現了企業與農戶雙贏互利發展。
據了解,白廟鄉牢牢抓住產業致富這個根本之策,通過人才服務,資金扶持,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創造良好的營銷環境,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產業升級,探索出一條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打好堅實基礎。(郟縣縣委宣傳部供稿 繩小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