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郟縣鄉村旅游“特別火”。據該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5月6日初步統計,今年五一假期,全縣共接待鄉村游游客22.57萬人次,旅游收入達676.9萬元。
郟縣根據鄉村休閑游發展需求,提前策劃觀光、休閑度假和各類新業態文旅消費產品。4月28日至30日縣委宣傳部、縣文化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在省、市級以上新媒體進行集中宣傳營銷,公布五一小假期“豫味老家·鄉愁郟縣”4條精品旅游線路,重點推介8個A級景區和鄉村旅游資源景點。
“家門口就近看風景”。“中國景觀村落”薛店鎮呂溝村成為這個假期鄉村旅游新寵。五一假期第一天,一大早村里就迎來大批前來觀光休閑的游客,最多的一天游客達到3萬人次,小轎車、電動車,車輛從村里排到了村外,5天時間該村共吸引8.4萬游客。游客在此看抬花轎民俗表演、參加網紅橋大賽,感到好玩又刺激。有了互聯網,偏遠山村就不再閉塞、落后了,遠近的游客走進農家樂,在窯洞內品嘗地道的農家飯菜、和親朋好友一起聊天談心,購買土特農產品,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可觀收入。
冢頭鎮李渡口村是國家級傳統古村落,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藍河穿寨而過,“渡口”文化猶存,古樸典雅的寨墻、寬闊整潔的街道、430多間明清建筑修葺一新、妙手點綴的文化墻、鮮花盛開的古街......無不透著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氣息,是豫西傳統民居的活標本。三街六巷十八坊,一茶一友品書香,游客們有的攜友在村里悠閑品茶、下棋、聊天,有的在村里留連忘返,欣賞鄉村美景,手里的相機對古建筑、民宿小院、街頭小景拍個不停,留下鄉愁與記憶。
姚莊旅游區舉辦的“燈光槳影運糧河·花車花船游姚莊”姚莊不夜城系列活動,新穎趣味十足的鄉村生活吸引了眾多游客。本地產的槐花蜂蜜、土雞蛋、小磨香油、芝麻醬、燒雞、牛肉、金鑲玉茶具在小長假里也都成為熱銷產品,鄉村旅游也讓不少業主掙得盆滿缽滿。從五一假期前一天開始,福泉莊園、禹泉樓、香格里拉等幾家飯店和耕讀人家等民宿就已經預訂爆滿,鄭州、平頂山、許昌、漯河等周邊城市的許多市民紛紛扶老攜幼,舉家來到中原茶食之鄉,感受鄉村旅游的獨特韻味。姚莊回族鄉黨委書記雷巍說,姚莊回族鄉已創建4A旅游區,我們正在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發展鄉村旅游大有作為,有的民宿還沒開張,已經有很多人慕名而來。看美景、品美食、住民宿、漢服+花車巡游,今年五一期間旅游人次再創新高,全鄉旅游每天營收至少在30萬元以上。
白天看景,晚上賞燈。安良鎮青翠的馬頭嶺上涼風習習,月季花、刺玖花、薔薇花,花香迎風撲鼻而來。夜幕降臨,此時遠山、白云都已經看不見了,各種新穎的3D燈光藝術變幻出的造型鮮艷奪目,林蔭道邊鑲嵌在樹林中、擺放在草地上的彩燈一閃一閃、爭相輝映,置身燈海,如夢如幻。每晚的馬頭嶺田園燈光藝術節,讓鄉村旅游的游客體驗到田園燈光秀,前來賞燈的游客接踵摩肩,瞅一眼超炫酷的燈光,讓游客難忘這份驚艷,紛紛在微信朋友圈里曬圖。
五一小長假的“戲迷擂臺賽”在位于茨芭鎮的三蘇園景區“鳴鑼開唱”,得到了周邊縣市廣大戲迷的熱烈響應,前來。專業范的經典唱段,贏得游客陣陣喝彩聲。白廟鄉小白兔樂園舉辦的“親子研學”活動,讓孩子們進行農事體驗,感受自然風光,感恩成長教育,正成為這個假期家庭鄉村游的新時尚。
近年來,該縣以鄉村振興為主線,發展特色產業,改善人居環境,大力發展全域鄉村旅游。他們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美麗的鄉村田園風光,以文化旅游為載體,精心設計項目,做好“文旅+”文章,實現“文旅+改善鄉村環境”、“文旅+康養”、“文旅+非遺傳承”等業態深度融合,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多贏,先后榮獲全國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國最美鄉村榮譽稱號,“豫味老家、鄉愁郟縣”成為響當當的文旅品牌。(郟縣縣委宣傳部供稿 肖應輝)
(肖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