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夢帆)4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有關情況。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在實際新增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中央本級繼續帶頭過緊日子,通過大力壓減本級支出、調整支出結構,騰出資金增強地方財政保障,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剔除特殊轉移支付后增長7.8%。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以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轉移支付,增幅都在10%以上。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繼續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嚴控一般性支出。加強對欠發達地區和困難地區的保障,轉移支付進一步向中西部地區和困難地區傾斜。加強對基層的保障,最大限度下沉財力,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兜實兜牢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底線。
為推進共同富裕,“十四五”將支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強化財稅政策支持和引導,用好中央基建投資、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優化投資結構,重點用于補齊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物資儲備、防災減災、民生保障等領域短板。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加快補齊農村流通短板,促進擴大居民消費。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構建完善財政支持鄉村振興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推動形成工農互助、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財力支持,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好促進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共同發展。健全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編密織牢社會安全網。支持發揮慈善等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發揮好慈善組織在扶老、救孤、恤病、助殘、扶貧、濟困、優撫等方面的作用,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等。
(楊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