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科技先行。蔬菜大棚內的溫濕度控制一直是個技術難題。而在山東省臨清市青年辦事處牧青農場的大棚內,一個“小喇叭”就解決了這個難題。這個裝置里設置了具體溫度以后,就可以自動調控溫度,還可以把信息傳到手機上;它還能自動報警,給技術人員發信息。有了這個裝置的精確測溫、測濕,大棚的管理人員就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大棚內的情況,及時調整和預防因溫濕度引起的病蟲害問題,從而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和品質。
牧青農場內的西紅柿馬上就要上市,安裝了這個裝置的農場經理朱允興的心里踏實多了,一株西紅柿的產量也從2.5公斤提高到了3公斤,畝產能到6000公斤。高科技帶來了好收成,滿棚的西紅柿長勢喜人。
牧青農場是臨清市青年辦事處整合扶貧等涉農資金265萬元建設的鎮村聯合項目。農場建有大棚20座,以種植瓜果和盆栽蔬菜為主,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年銷售額100余萬元,優先吸納周邊貧困戶進場務工,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同時,還成功申報“行走齊魯”中小學研學基地,開展“產學研”活動;聯合農業農村局和市農科院組織新型農民培訓,為當地普及農業新技術,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劉建文
(劉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