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貧困群眾提供及時、專業的法律服務,做到為民、便民、利民,防止涉法致貧、涉法返貧;圍繞低收入群體法律需求,聚焦“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打造脫貧攻堅“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組織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幫扶責任人、村居法律顧問和駐村干部深入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發放法律知識手冊3000余本,點對點宣傳普法……
2020年以來,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司法局強化需求導向,找準法律扶貧切入點,困難群眾提供精準普惠、便捷優質的法律服務。
宿豫區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彥介紹,開展法律扶貧,他們推出的是實打實的精準扶貧“干貨”,實現村(社區)法律顧問配備率100%、低收入人口走訪率100%、法律體檢率100%、法律需求有效回應率100%。
村(社區)法律顧問配備率100%
宿豫區關廟鎮水漢社區貧困戶陳某甲在工作中因安裝玻璃門時操作不當,導致骨盆骨折,住院治療共花費21430元。
出院后,陳某甲要求雇傭公司賠償,但雇傭公司只給予1.5萬元補償,雙方就賠償事宜難以達成一致。
1月9日,宿豫區關廟鎮水漢社區法律顧問在法律扶貧走訪過程中,得知這一情況,主動提供法律幫助,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在全額支付住院期間治療費的基礎上,一次性賠償陳某甲誤工費、出院后的護理費、營養費和其他費用人民幣2.6萬元。
宿豫區司法局把“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打通法律服務與貧困群眾之間的“最后一公里”。宿豫區82個村(社區)已全部配備法律顧問,配備率實現100%。截至目前,各村(社區)法律顧問共入村(社區)服務630余次,到村(社區)服務時長累計7500余小時,解答法律咨詢3400余人次,開展法治講座和法治宣傳1000余次,辦理貧困戶各類法律需求150余件。
低收入人口走訪率100%
宿豫區大興鎮逸奇村低收入戶朱某明交通事故需要提供法律援助;宿豫區新莊鎮朱瓦村低收入陸某傳婚姻糾紛需要調解;宿豫區下相街道羅橋居委會康某良發生勞務糾紛要求提供法律幫助……
宿豫區司法局為何對全區低收入人口法律需求了如指掌?宿豫區司法局副局長吳愛梅介紹,2020年,該局成立由局領導班子帶隊、各科室牽頭負責、各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司法所全力配合的4支“12348”法律扶貧服務隊,按照東南西北四個片區劃分,每支“12348”法律扶貧服務隊負責一個片區的低收入戶法律扶貧走訪工作。
歷時3個月,走訪全區17692戶低收入戶,走訪率達100%,收集到低收入戶各類法律需求500余條。
“12348”法律扶貧服務隊在走訪中了解到宿豫區關廟鎮紅旗社區村民陳某衣的孫子陳某杰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便主動與檢察院、法院、民政局等部門協調,最終按法定程序,認定陳某杰為困境兒童,為其每月爭取到1000元補助。
法律體檢率100%
對全區44個經濟薄弱村和扶貧開發項目,宿豫區司法局聯合區扶貧辦、財政局、派駐紀檢組進行全方位“法律體檢”。此次“法律體檢”重點對扶貧項目及村辦企業的立項申報、合同履行、資金使用、項目運營、收益分配等情況進行審核排查,幫助防范扶貧開發項目在規劃論證、資金管理、組織實施、竣工驗收等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及時發布法律風險提示單,并“對癥下藥”出具意見書。
據統計,此次“法律體檢”共出具法律風險提示單19份,出具法律意見33條,幫助經濟薄弱村及扶貧項目排查法律風險及問題24個。在此次“法律體檢”中,發現來龍鎮白鹿湖扶貧項目——新思源葡萄大棚工程資產權屬未確認,遂建議委托承包人管理,鎮政府監督管理;發現仰化鎮澗河村扶貧廠房建設工程審計報告尚未出來,遂建議審計報告出來后結合施工合同再結算工程款……排查出的24個法律風險及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確保經濟薄弱村和扶貧開發項目100%無法律隱患。
法律需求有效回應率100%
宿豫區司法局召開全區法律扶貧“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推進會,明確要求所有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戶的法律需求必須100%落實到位。
江蘇蘇譽律師事務所孫成山律師是宿豫區新莊鎮朱瓦社區法律顧問。該社區書記朱作貴向其反映,村里過去存在極少數村組干部私自將藕塘等公共資源違規、低價發包情況,甚至有的承包期是50年,年租金僅為每畝100元,遠低于目前年租金每畝800元至1000元的正常行情,村民意見非常大,矛盾可能進一步激化。孫成山律師建議召集所有相關承包戶開會,并從法律專業角度指出之前簽訂的合同屬于違規發包,如不增加租金將訴諸法院請求變更合同。后經協商,該合同年租金改為每畝900元,雙方握手言和,為社區挽回集體經濟損失20余萬元。
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宿豫區司法局收集的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戶法律需求600余件,件件有回應,回應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