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民族樂團在重慶大劇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大型情景國樂劇《告別千年》將于3月27日上演。
《告別千年》是我市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創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文藝工作者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通過創作歌曲《第一書記》、話劇《山魂》《薪火》等方式,記錄脫貧攻堅偉大壯舉,深情描繪廣大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在富起來、美起來的道路上的新風貌、新氣象。
這些脫貧攻堅題材藝術作品有怎樣的特色?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山歌方言齊上陣
多種形式展現脫貧攻堅成果
“早在創作《告別千年》之前,我就通過一些新聞報道了解了毛相林的事跡,當時就很感動。”談到打造《告別千年》的初衷,重慶民族樂團團長何建國表示。
確定把毛相林的故事搬上舞臺后,用何種形式進行表現,成為擺在何建國面前的一道難題。“本來我打算讓毛相林與演員一起來講述下莊的故事,但后來我意識到,除讓他講述外,更應該在其中加入更多重慶元素。”何建國說,經過和毛相林多次溝通,在本月27日舉行的《告別千年》大型情景國樂劇現場,重慶民族樂團將加入山歌、民謠、勞動號子等元素,更好地為觀眾講述毛相林帶領村民挖出一條“天路”的故事。
除了《告別千年》,市歌舞團已經上演的原創小型音樂劇《念念不忘》,通過在音樂劇中加入說唱元素,提高了該劇的觀賞性;重慶三峽歌舞劇團打造的扶貧話劇《薪火》,則通過韻味十足的方言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深入一線挖素材
為觀眾呈現最鮮活的故事
在《告別千年》即將亮相之際,由重慶市話劇院創作的話劇《山魂》也進入劇本創作階段,預計今年6月與市民見面。相較于《告別千年》,《山魂》除了講述毛相林的故事外,還把時任下莊村駐村干部方四才、婦女主任陳祖英的故事搬上了舞臺。
“我們希望通過這部話劇,實現從塑造‘這一個’到表現‘這一群’的轉換,為觀眾展現一幅大家齊心協力脫貧攻堅的真實畫卷。”重慶市話劇院院長張劍介紹。
“要讓脫貧攻堅題材作品打動人心,就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實地了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為觀眾呈現最鮮活的故事。”市委宣傳部文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例如重慶市歌劇院在創作歌曲《第一書記》時,演唱者劉廣就曾前往城口采風,并與歌曲原型、時任城口縣北坡村第一書記龐啟淵進行了深入交流。
除了深入基層,挖掘一手素材外,重慶各文藝院團還把劇本涉及的主人公請到過現場,聽取他們對作品的意見。“例如,重慶梨園藝術團創作的方言話劇《夢鄉村》,在首演前曾邀請該劇中的原型人物——萬盛經開區關壩鎮的村民代表提前觀劇,傾聽他們的意見,并及時作出修改。”市曲協相關負責人表示。
加大扶持力度
努力推出更多優秀藝術作品
記者了解到,《告別千年》已納入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將在全國進行巡演。
除了《告別千年》,在日前舉行的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中,重慶三峽歌舞劇團打造的扶貧題材話劇《薪火》也成功入選,目前該劇已完成近百場惠民公演。
“這些舞臺藝術作品受到肯定的同時,也對未來該題材的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慶市曲藝家協會理事袁國虎建議,之后我市文藝工作者在創作相關作品時,除了描述幫扶脫貧的過程、成功脫貧的喜悅,還可以更多關注脫貧后的新生活。
記者了解到,未來重慶會繼續積極開展文藝創作項目資助工作,加大對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舞臺藝術作品的扶持力度,充分激發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進而努力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舞臺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