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印第安那波利斯市一家醫院的病房里,一位名叫蘇珊?摩爾的黑人女性病人,不顧自己鼻子已經被插了氧氣管,用顫抖的手掙扎著打開手機,錄下一段視頻。”
《紐約時報》的開頭寫得無比煽情,但這位病人錄下的視頻比報道本身更加驚悚。
這位蘇珊?摩爾女士自身是一名醫生,于11月29日確診感染新冠,前往印第安納大學北部醫院。
但就醫的過程讓她很難過。她表示自己呼吸困難,醫生卻說她不用服藥了,因為根本“沒有呼吸困難”;她請求給自己使用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并要求對自己肺部進行掃描,但醫生的回復是建議她回家。
她表示自己疼痛難忍,換來的是醫生的一句“再給你開更多的止痛藥,會讓我感到不舒服”。
這句話給摩爾女士整崩潰了。因為這句話其實是暗示她是癮君子,而這明顯跟她的膚色有關系。她在視頻里抱怨說:
他明明知道我也是一名醫生,我平時治療并沒有依賴任何止痛藥,這樣的對待讓我感覺很痛苦。
(作為黑人)你必須得有證據證明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他們才會給你藥物。我堅持認為,如果我是白人,我就不必經歷這些......黑人就是這樣被殺死的,你把他們送回家,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抗爭。
12月7日,摩爾女士在醫生的要求下出院回家。12小時后,癥狀加重,她不得不住進另一家醫院。
12月20日,摩爾女士死于新冠并發癥。截至到此時,她的視頻已經在Facebook上被點擊了上百萬次,《紐約時報》對她境遇的報道也收到了十萬加點贊。
在《紐約時報》Facebook評論區里,大家紛紛留言表示抗議:
實在太生氣了!我們是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社會里?
她(摩爾)死于兩種疾?。悍窝缀驼`診。相比之下,誤診的傷害還更大……
哪怕是黑人醫生都得不到正確的治療。讓人無法忍受。
還有人表示,不管黑人白人,疫情期間到了美國醫院,都很慘:
我丈夫是白人,但他去醫院兩次都被人說沒事沒事。他回來了,一個半月后去世,留下四個孩子。
摩爾醫生的遭遇,在美國并不是個例。早在四月份就有美國媒體指出,美國新冠死亡的人數中,黑人占比超過70%;到了七月,彭博社又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死亡數據中,發現黑人人口占比高的地區死亡率也高于其它地區。
新冠肺炎本身死亡率并不高,美國出現大量死亡是因為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無法給予足夠的治療造成的。很明顯,黑人在美國的醫療條件不容樂觀。
相比之下,華人的醫療條件也強不到哪去,甚至可以說是并不比黑人更好。
據一份發表于醫學論文網站的報告顯示,根據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紐約市公立醫院內COVID19患者的數據,華裔患者的死亡率是所有族裔中最高的,死亡率是白人的近1.5倍,甚至比黑人還要高。
華裔有著吃苦耐勞的中國傳統美德,在美國相對富有。但新冠一旦來臨,華裔和黑人一樣,容易被放棄治療遺棄在醫院的等死區。
一場疫情,更深刻地暴露了美國社會的不平等。
(張周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