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郭戈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蔣曉芳
12月25日,在鶴壁市淇濱區大河澗鄉小河澗村,特色種植基地西瓜大棚里藤蔓交錯,一個個滾圓的“畫王”西瓜長勢喜人,十幾位游客正蹲在地上采摘。
“真甜!沒想到這大冷天的,還能在家門口采摘到剛成熟的西瓜!”張蕊特地從鶴壁市區驅車前來,試吃后她一口氣摘了4個裝車帶走。
“這是我們頭一年在冬季試種西瓜,15個大棚總產量近5萬斤,預計能收入25萬元。”小河澗村黨支部委員、特色種植基地負責人王濤介紹,為延長基地的采摘周期,他們引入種植了來自浙江的西瓜品種——“畫王”,11月下旬開放采摘以來銷量突破4萬斤,市場熱度遠超預期。
小河澗村是典型的太行山村落,荒山多、耕地少,農業產業結構單一,曾經是省定貧困村。
窮則思變。近年來,為改變貧困面貌,小河澗村村“兩委”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轉變思路,積極發展特色種植。
“2019年,我們引入第三方農業公司來村投資建設特色種植基地,流轉268畝土地建成冷棚、暖棚共62座,種植櫻桃、藍莓等特色農產品并發展觀光農業。”小河澗村黨支部書記楊志波介紹,過去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2019年一舉達到16.7萬元。
發展特色種植讓小河澗村嘗到了甜頭,但村“兩委”卻并未滿足于此。“在我省,冬季是西瓜種植和采摘的‘空窗期’,如能在這個季節種植西瓜,不僅可延長基地的采摘周期,也能進一步增加村民和集體經濟收入。”經過實地調研,楊志波最終將目標鎖定在個大高產、肉脆皮薄的“畫王”西瓜上。
“夏季時,單個‘畫王’西瓜的重量可達20斤,受氣候等因素影響,冬季的‘畫王’西瓜大概有10斤重,但其甘甜多汁的口感,同樣受消費者喜愛。”王濤介紹,基地于11月29日舉行冬季西瓜采摘節,500多名游客前來采摘,當天就銷售逾8000斤。
“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西瓜種植面積,并試種草莓、香菜、大蒜等季節性果蔬,加快特色種植產業發展,讓鄉親們過上越來越好的日子!”楊志波信心滿滿。
(編輯:郭同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