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呼和浩特8月30日電(孟佳澍)“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首《敕勒歌》將祖國正北方的大美草原描摹得如詩如畫。8月29日上午,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工作啟動會將我國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落戶大青山下,草進沙退的敕勒川草原也重新映入世人眼簾。
敕勒川,蒙古語意為“青色的草原”。敕勒川草原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區東北處,是距離呼和浩特最近的草原。這片萬畝草場,也被當地人稱為青城的“后花園”。
呼和浩特地處陰山山脈主峰大青山南麓。敕勒川草原則在大青山南坡的沖積扇區域。由于草原退化和人為不合理利用,這里曾是黃沙漫天。如何讓沙塵策源地變回水草豐茂的綠水青山,2012年,師法自然的內蒙古人用人工撒播和機械噴播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牧草播種。
人工撿石、土地整理、土地改良、適宜草種篩選、播種、灌溉、管理 、利用……呼和浩特和蒙草生態公司經年累月的努力,讓這片草原重新披上綠裝。植物種類從當初播種時不到20種,恢復到目前的50多種。動物數量明顯增加,可以看到獾子、狐貍、野兔、蛇、喜鵲……草原的自愈使植物種類多樣性基本接近于原生狀態。
揭牌儀式現場。孟佳澍 攝
8月29日上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樹銘、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李秉榮共同為敕勒川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揭牌,標志著以敕勒川國家草原自然公園等為代表的首批39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正式開展試點建設。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樹銘在揭牌儀式上講話。孟佳澍 攝
按照試點建設要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確定內蒙古自治區敕勒川草原等39處草原開展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試點建設國家草原自然公園面積14.7萬公頃,涉及 11 個省(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李秉榮在揭牌儀式上講話。孟佳澍 攝
綠色是內蒙古的底色。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實施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深入落實草原生態補獎政策,持續推進草原生態保護和修復;大力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著力推進草原牧區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三生”統一,全區草原生態保護和畜牧業發展進入生態文明建設新階段。敕勒川國家草原自然公園作為全國第一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項目揭牌,正是內蒙古草原自然生態建設走在前、做表率的生動實踐。
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張佰成致辭。孟佳澍 攝
與此同時,呼和浩特市圍繞建設“創新、生態、品質、幸福、文化”首府目標,堅持生態立市、生態興市、生態富民,將生態要素引入城市。讓城市融入自然,持續開展以“綠化青山、守護北疆”為代表的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大力推進大青山前坡生態綜合治理,建設敕勒川生態谷。通過打造“美麗青城、草原都市”,讓綠色也成為首府的最美底色,首府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宜居宜業宜游水平顯著提升。
美麗的敕勒川草原
據悉,呼和浩特將以此次敕勒川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揭牌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草原生態保護,促進草原文化傳承,再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美草原風景,將敕勒川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意空間。
(孟佳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