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誠在河岸邊來回巡邏張寶訓攝
中新網恩施8月27日電 (張寶訓 熊瑋 覃冰心)給市民發游泳浮漂、河岸邊來回巡邏、手持喇叭宣傳注意事項……在湖北省利川市清江三渡峽,53歲的義務救生員成中誠連日來格外忙碌。
1995年,28歲的成中誠從部隊退役后,回到家鄉做小生意謀生。
由于愛好游泳,閑暇之際他經常會去開放的天然水域游泳健身,看到許多人沒有做好防護就下河游泳,這讓他有了當義務救生員的想法。從2010年開始,每年夏天游泳高峰期,只要有空閑時間,他都會到各個天然水域義務巡查。
成中誠手持喇叭宣傳注意事項 張寶訓 攝
為提升救援能力,2014年,成中誠在重慶自費學習救生技能并取得救生資格證。2010年至今,他一共救起10余名溺水者。
今年8月4日是成中誠印象深刻的一天,因為一位溺水者沒能被搶救過來。“這么多年救的人也不少,只有那一個救起來了但沒有救活,當時醫生趕到又進行了搶救,非常遺憾。”成中誠回憶說。
根據多年救生經驗,成中誠表示,水上救援比陸上救援難度更大,非專業人員不要貿然進行救生。一般情況下,器械救生優于徒手救生,多人救生優于單人救生,岸上救生優于水中救生。而使用什么樣的救生方法,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而定。
退伍軍人成中誠自愿當義務救生員 張寶訓 攝
“野外游泳必須做到這幾個方面:酒后不能下水,不熟悉的水域絕不下水,體弱多病者不要下水,兒童在沒有大人陪同時不能下水。”成中誠說。
此外,成中誠還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每年都被社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今年疫情期間,他積極參與各項防控工作,入戶排查、貼宣傳單、外出人員勸導、小區消毒、門口站崗,“只要能為大家做點事,我就很開心。”(完)
(張寶訓 熊瑋 覃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