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6月24日電 作為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中國日報社與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6月23日以“云直播”形式共同主辦了主題為“智能新時代:創新、賦能、生態”的“新時代大講堂”。天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浙閩發表致辭,以下為全文:
尊敬的樹春總編輯,各位線上嘉賓、朋友們:
晚上好!在國際社會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我們相約云上參加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這既是攜手推進全球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的團結之舉,也是會商科技服務人類美好未來的長遠之策。
首先,我謹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向參加本次活動的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向世界各地關心支持天津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天津世界智能大會已成功舉辦三屆,應當說一屆比一屆聚焦、一屆比一屆精彩。在這里,我結合前幾屆世界智能大會的和近年來天津智慧城市建設的經歷與各位嘉賓分享幾點體會:
第一,城市未來發展離不開智能科技引領。
當今世界已進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主導的信息經濟時代。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近年來天津高度重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對制造業進行全要素、全流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改造升級。分4批次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911個,與海內外企業簽署200項合作協議,累計協議投資額2610億元。
《世界智能制造中心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天津在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潛力榜中位居全球第10名。正如恩格斯所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我們將矢志不渝推進科技創新、發展智能產業,推動天津制造向天津智造轉型升級。
第二,智能產業的“百花爭艷”離不開政策資金的“陽光雨露”。
近年來,天津堅持“產業第一 企業家老大”,出臺智能產業新政八條,設立百億級智能制造財政專項資金和千億級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業基金,實施人工智能“七鏈”精準創新行動,以有力的政策引導和資金保障,支持企業進行智能化升級,推動天津智能產業實現“加速跑”。
我們將一如既往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不斷為智能產業發展助力賦能,把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等“軟產業”做成“硬實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助推器”。
第三,智能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離不開頂尖人才這一要素支撐。
人工智能被稱為現代科學皇冠上的明珠,而能擷取奪目明珠的永遠是矢志于科研創新的頂尖人才。近年來,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計劃、人才八條措施,實施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科技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吸引一大批國內外科技人才來津創新創業。我們將持續做好筑巢引鳳,積極營造創新創業的優良環境,為各類頂尖人才開辟發展綠色通道,面向世界打造精英薈萃名企云集的天津智港。
作為國際傳播主力軍,中國日報社創辦“新時代大講堂”,邀請世界一流政商學界精英以全球視角講述中國故事,是非常國際化的專業論壇。本屆智能大會期間,中國日報社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再次攜手舉辦大講堂,圍繞“智能新時代:創新、賦能、生態”,開展主旨交流,激蕩思想、碰撞智慧,必將對智能產業發展起到重大推動作用,我們衷心感謝中國日報社為我們搭建了這一專業平臺,也衷心期待各位嘉賓的精彩分享和獨到見解。最后,預祝本次“新時代大講堂”圓滿成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