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新型技術已在醫療行業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醫療技術可以直接到達病變局部,同時又沒有大的創傷。如無創手術可以不開刀、不流血,利用超聲波原理對人體進行治療;而融合影像診斷和臨床治療于一體的介入治療,則可通過人體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創口將特定的器械導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微創手術。一改過去由于醫療技術和水平的限制,導致疾病無法被及時診斷和治療,許多患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的情況。
作為消化道內鏡領域技術和服務的領先企業,奧林巴斯一直致力于醫療器械的創新研發,堅持以先端科技助力診療水平的提升,通過技術創新賦能內窺鏡發展。
內窺鏡的成長之路:清晰、準確地還原胃內景象
早在1950年,奧林巴斯研發出世界上第一臺胃內照相機,幫助人類第一次看到胃內的景象,推開了醫學發展的另一扇大門,奧林巴斯自此開啟了在內窺鏡領域的探索之路。
為了能夠實時、直觀地看到胃內情況,1964年,奧林巴斯開發并推出了配備纖維內窺鏡的胃照相機GTF,實現用內裝的纖維內窺鏡實時觀察胃內狀況。纖維內窺鏡的問世也宣告著微創手術時代的到來,手術所需的設備可以通過鉗通道準確到達體內病灶處,極大地減輕了手術給患者所帶來的痛苦。
1985年,奧林巴斯以微型圖像傳感技術替代光導纖維導像術,研發出奧林巴斯電子內窺鏡。其搭載的圖像傳感器就像一臺微型攝像機,可將經過處理后的圖像顯示在電子監視器的屏幕上,呈現出比纖維內鏡更加清晰的圖像,并且可供多名醫生同時觀看,大大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
奧林巴斯電子內鏡系統EVIS-1
伴隨著對清晰度的不懈追求,2002年,奧林巴斯進一步推出了世界上首臺高清晰內鏡系統。以高清晰顯示系統及HDTV監視器為核心,可以提供比以往畫質更高、更為清晰的影像。作為奧林巴斯高清內鏡系統的核心功能——窄帶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簡稱NBI)技術,使早期癌癥的變化特征在特殊的藍光照射下更明顯,為醫療人員及時發現早期癌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應用NBI技術的EVIS LUCERA ELITE電子內鏡系統
守護患者:讓內鏡檢查不再“可怕”
盡管胃腸鏡是公認的胃腸疾病檢查重要工具,但仍有許多人對內窺鏡檢查充滿恐懼,認為其“不舒服、不安全”而拒絕接受內窺鏡檢查。
實際上,如今的內窺鏡已隨技術發展變得柔軟纖細,奧林巴斯內窺鏡最細先端部位直徑僅為5毫米。整個檢查過程也僅需十分鐘左右,可極大減輕不適感,定期進行內鏡檢查可極大降低患病概率。
奧林巴斯GIF-HQ290電子胃鏡
不僅如此,奧林巴斯從舒適性角度考慮,不斷對內窺鏡產品進行創新改良。奧林巴斯的RIT反應性插入技術,可通過智能彎曲和可變硬度等技術,提高內窺鏡的靈活性和易操作性,全面輔助內窺鏡的插入,讓醫生操作更加方便、靈活的同時,大大減輕了病患的痛苦。
奧林巴斯持續助力健康產業發展
在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健康領域不斷加深融合的浪潮下,作為醫學光學影像領域的領先企業,奧林巴斯在AI領域率先布局,將AI技術引入醫療內窺鏡檢查。通過AI技術的導入,內窺鏡檢查實現畫面檢查的數值化,幫助醫生快速精準判斷病人檢查部位的病變情況,能夠極大提高檢測準確率,縮短診斷時間,減少病人痛苦和醫生負擔,將從根本上改變內窺鏡診療效率和質量。
除了深耕內窺鏡領域的技術創新,奧林巴斯還肩負企業責任,積極推動健康產業的發展。奧林巴斯自2009年起陸續在中國上海、北京和廣州成立了三所醫療技術培訓中心(C-TEC),C-TEC作為向中國醫生提供專業的醫療產品服務和培訓平臺,通過專業技術團隊為內鏡醫師提供產品與手術技能訓練,為醫療行業輸入更多技術性人才。
奧林巴斯C-TEC培訓中心
奧林巴斯還借助公益的力量,積極引導大眾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呼吁人們關注腸胃健康、普及“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科學“三早”理念,幫助更多的人重視腸胃健康,消除大眾對胃腸鏡檢查的恐懼。
奧林巴斯“愛胃月”系列公益活動腸胃知識講座
目前,奧林巴斯正在以“Transform Olympus”轉型計劃為指導,推出先進的醫療產品及解決方案,向“全球領先醫療企業”目標邁進。未來,奧林巴斯將進一步攜手創新科技的力量,持續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心和幸福生活做出貢獻。
(圖片由奧林巴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