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登峰 許艷艷
“老高,在家嗎?”
5月9日,臨近中午12點,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鄉車谷砣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結束了上午的工作,來到村民高成玉家,一進院門,向里面高聲喊道。
車谷砣村,近處的仿古商業街、遠處的新民居與繁茂的山林相映成趣。長城新媒體記者 許艷艷 攝
72歲的高成玉聽到響動,掀開簾子迎出來,看到陳春芳后,笑著迎了出來,“陳書記來啦。”
“老高,過幾天我就去北京開兩會了,你說說,咱們村要發展,還有啥需要解決的問題沒有?”
車谷砣村位于靈壽縣西北部太行山深山區,共78戶204人,201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此后,通過發展旅游及衍生產業、種植、養殖和勞務輸出,車谷砣村已于2014年實現了全村整體脫貧,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超過8000元。
高成玉拎起靠墻的兩個馬扎,遞給陳春芳一個,“陳書記,坐。”
陳春芳(右)與高成玉交流。長城新媒體記者 許艷艷 攝
二人坐定后,高成玉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陳書記,你看,原來家里種棒棒,刨除投入,一畝地一年也就落個400塊錢,后來你開導我轉變觀念,讓我種獼猴桃,3年掛果,5年豐產,一畝地怎么著也有個3、4萬塊錢,這是多少倍啊!所以我想著咱們這個獼猴桃是不是可以擴大規模,再增加點新品種。”
“老高,咱想到一塊兒去啦,如今咱們村聯合周邊村成立了溝域旅游開發和產業發展聯合黨總支,以旅游業為發展龍頭的同時,未來還將帶動咱們全溝域2802口人,平均每人都有1畝獼猴桃,獲得更大收益。”
高成玉樂了,“那可好哩,咱們幾個村發展得越來越好,就是我的建議。”
陳春芳與村民李建麗交流,并記錄建議意見。長城新媒體記者 許艷艷 攝
“老高,你放心,我作為人大代表,一定會履行好代表職責,了解大家的訴求,也把咱們村建設得更好。”
從高成玉家出來,陳春芳講起開導村民轉變觀念,種植獼猴桃的事:“為讓更多村民享受到種獼猴桃的收益,溝域計劃先從黃土梁村開始,試點種植500畝獼猴桃,但百姓思想觀念不好轉變,我就逢人就算這筆賬,一遍不行兩遍,直到講通為止。”
一年來,陳春芳通過多種形式,向500余名本村及周邊村民“算賬”,并從這筆“賬”入手,宣講中央思想。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咱們村的實際,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呢?那就從咱適合發展的產業入手。咱們村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種出的獼猴桃甜度大,營養豐富,不愁賣。”
一筆“獼猴桃賬”,陳春芳逢人就講。長城新媒體記者 許艷艷 攝
山里的天說變就變,一陣小雨突然襲來。“我得趁中午休息時間多走訪幾戶。”陳春芳說著,開始小跑起來,朝著坡上的人家奔去。不一會兒,背影消失在雨霧中。
(張登峰 許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