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咨詢公司灼識咨詢(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發布了《中國互聯網慢病管理行業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顯示,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加之政府對于線上平臺復診、處方藥開具、醫保支付的開放以及基層家庭醫生的推廣,中國互聯網慢病管理市場將快速發展,市場潛在規模達人民幣3,000億元。這其中醫聯以運營醫生群體起家,通過醫生將線下患者導流至線上平臺,用戶粘性較強,為2019年中國市場規模第一的專業化互聯網慢病管理平臺。
藍皮書指出,中國的慢病人群基數較大,預計到2024年,中國的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將達到3.8億人,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也都在1億以上,惡性腫瘤患者達500萬人。這些慢病具有治療周期長、無法治愈、病因復雜等特點。其治療需進行長期健康管理以減緩病程,預防并發癥。
相比傳統慢病管理方式,互聯網慢病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分級診療、提高依從性、降低就診門檻、優化醫療診斷,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提升醫療資源利用效率。這其中參與企業包括互聯網慢病管理平臺(醫聯、智云等)、在線問診平臺(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等)、醫藥電商(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醫療信息化服務商(東軟、衛寧等)等,各企業基于不同的切入點及商業優勢,積極布局各自的互聯網管理生態。
藍皮書指出,中國互聯網慢病管理市場仍在發展階段,穩固的醫患關系鏈、“新特藥”的數量、完善的供應鏈及線上醫保支付將是促成平臺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中國主要提供互聯網慢病管理服務公司中,醫聯、智云專注于互聯網慢病管理市場,在產品豐富度與服務專業度上都擁有行業領先水平。依托平臺上的醫生社群,醫聯在2017年底通過與吉利德的合作,以肝病為切入點,開始布局慢病核心業務,并通過執業醫生將慢病患者介紹到醫聯進行復診隨診,具有非常穩固的醫患關系鏈。經過兩年多的耕耘,醫聯在肝病領域樹立了患者管理的行業標桿,目前平臺上有6000余肝病醫生管理著約80000肝病患者,全病程管理顯著提升了診療效率。目前,醫聯已經開始將肝病領域的管理經驗逐漸復制到慢性腎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HIV、呼吸哮喘、兒童ADHD、精神心理等多個病種,結合AI和醫療大數據等技術優勢,圍繞著“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長期科學的健康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