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麗(化名),你放心,我們會照顧好你的家人。出院后,注意保暖不要受涼,可以適當運動……”2月20日,李秀忠陪著治愈的患者走出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第一醫院隔離病區,臨別時還不忘叮囑回家后的注意事項。
李秀忠是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主任醫師。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國蔓延。多年從醫經驗告訴他,這次疫情很嚴重。“我已經做好隨時去戰‘疫’一線的準備。”醫者的使命和擔當在他內心呼喚。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四下午,李秀忠與134名醫護人員組成寧夏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馳援湖北。這一次,李秀忠多了一個身份——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
“他患糖尿病已經十幾年了,每天都要按時打兩次胰島素。春節前,右膝關節扭傷,到現在還沒好利索。”臨行前,李秀忠的妻子特別擔心,“他一忙起來,總是不管不顧,怕他把身體累垮。”
一到湖北省襄陽市,李秀忠與其他四名醫生組成專家組,每日查房、討論復雜病例、制定治療方案、評估患者是否達到出院標準、與下級醫院連線會診危重癥患者……他們已經在抗“疫”一線奮戰快一個月了,那一道道臉上深深的勒痕記錄下白衣戰士不分晝夜地救死扶傷。
李秀忠每日查房,從日常起居到檢測指標,從診治用藥到心理狀態,他都事無巨細地了解和記錄隔離病房50多個患者的病情。
專家組組長、老河口市第一醫院主任醫師白云說,每次查房至少三個小時以上,李秀忠不是站著詢問病情、鼓勵患者,就是邊走邊討論患者病情,一刻也不停歇。我們總是勸休息會,他卻回答:“只有‘戰’在崗上,心里才踏實。”
有時疼得雙腿發顫,他就靠在隔離病區走廊欄桿想休息一會,但又想到患者在盼、患者家人在盼,再苦也要撐下去。他站直腰,一揮手,喊一聲:“走!”他又一瘸一拐地走進下一個病房。
“趙哥,你大女兒趙曉麗出院了。你今天已經不發燒,也不氣緊,過不了幾天,就能和小女兒一起出院了。”李秀忠鼓勵患者。
“李大夫,我們一家人多虧了你,要不然闖不過這個鬼門關呀!”趙軍(化名)趕忙從病床起身,想要握住李秀忠的手。李秀忠連忙扶住趙軍:“趙哥,你多休息,按時吃藥,明天再來看您。”
李秀忠回憶說,趙軍一家四口,小女兒在武漢上班,春節前回襄陽過年。2月10日,趙軍和兩個女兒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住進老河口市第一醫院,趙軍老婆居家隔離。
趙軍剛入院時,嚴重呼吸困難,戴上氧氣面罩血氧飽和度仍然在85%左右,肺部感染范圍還在擴大,再加上肺栓塞和多年糖尿病病史,治療工作非常棘手。
“醫生,你去治我的兩個女兒吧。我這把年紀,病又重,治不好的。”趙軍滿臉愁容,總是望著天花板絮絮叨叨。
“您和我一般大,孩子還等著我們幫他們帶孫子。”李秀忠不厭其煩地開導:“您看看,每天出院的人那么多。你這個病,算不了什么。”
李秀忠又找到趙軍的兩個女兒,商量舒緩趙軍焦慮的辦法。他還和專家組成員反復討論和研究,對趙軍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和調理。五天后,趙軍呼吸不暢、全身乏力的癥狀得到緩解,情緒也不再激動。
2月22日,趙軍的愛人王梅(化名)也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和趙軍住在同一個隔離病區。王梅老是抱怨老天不公,一家四口誰都沒逃過這一劫。
“別擔心,老伴。李大夫能把大女兒治好,就能把小女兒和我們老兩口治好。”趙軍握住王梅的手安慰,我進來的時候差點就過去了。昨天李大夫告訴我,我和小女兒的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再觀察幾天就可以出院了。“只要李大夫在,就不用怕!”
“媽,你要積極配合治療,和我跟爸一起出院。姐還在家等我們呢。”趙軍小女兒說。
李秀忠負責的隔離病區,目前已有20多位患者治愈出院。“我希望用我的專業知識醫治更多的人,讓他們早日回家和親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