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信訪舉報中存在的受理渠道不暢通、調查處理不到位等問題,從2019年5月起,湖南邵陽市紀委監委開展“帶著板凳進村”活動,邵陽市、縣紀委班子成員包案,走村入戶與信訪人“面對面”交流,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推進信訪問題動態清零。
信訪問題多是“棘手”“難辦”的事情,同時也不排除一些上訪者因個人利益編造出來的“難題”。應對這些“難題”,政府相關部門不應該由于“怕麻煩”“怕糾纏”就以一些脫離實際的辦法來處理解決,而應該“帶著板凳進村”,認真傾聽上訪人員的困難、訴求,認真辨別其上訪的根本目的,實現信訪工作的重心下移,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從而讓群眾“信”訪,贏得老百姓的擁護。
“帶著板凳進村”,不只是信訪干部或某個科室或分管領導的事情。各級各部門要全員下訪、全面下訪。在下訪中,要對群眾反映的重點問題實行全面走訪,對所辦結的疑難信訪問題還要跟蹤督導,實行全面回訪。同時,多收集社情民意,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在查實情、聽實況的基礎上,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多辦一些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
“帶著板凳進村”,不能紙上談兵,要做好細化落實工作。邵陽市有明確要求,各縣(市、區)紀委每月到各鄉鎮集中接訪1次以上,鄉鎮紀委每月到各村(社區)集中接訪2次以上。同步組織政法、信訪、扶貧、民政等部門,重點解決脫貧攻堅、掃黑除惡、民生資金管理等領域信訪問題。對接訪群眾反映的初信初訪問題,快查快辦、快速反饋;對疑難復雜問題,采取“信訪約談一批、領導包案一批、掛牌督辦一批、直查直辦一批”,做到案結事了。
筆者以為,只要我們滿懷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帶著板凳進村”,就能了解民怨民盼,就能做到情況摸準到位、問題解決到位、政策宣傳到位、思想疏導到位、困難救助到位,就能塑造起親民、愛民、助民的服務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