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多國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之下,中國作為有力遏制疫情蔓延的國家,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多國人士認為,中國抗疫舉措令人驚嘆,中國經驗值得全球學習,中國成功戰疫給世界帶來希望。
美國教育家:中國抗疫舉措令人驚嘆
美國教育家邁克爾·墨菲在過去兩個多月里見證了中國是如何抗擊新冠疫情的。在他看來,中國所采取的行動和措施令人驚嘆,特別是在意識到新冠病毒的潛在危害后立即進行封控管理,這是很多國家未能做到的。
墨菲非常贊賞中國采取的這些措施:迅速對武漢市乃至湖北省進行封控管理;鼓勵那些認為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直接去接受檢測;深入研究每個確診病例的接觸史;限制人員流動,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免費提供病毒檢測和治療,這項措施對較為貧困的人尤為重要;讓所有的社區和企業在入口處進行檢查和體溫檢測;逐步恢復正常生活,同時謹慎對待“重啟”。
墨菲說,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譚德塞支持中國的唯一原因是,中國在抗擊疫情中采取了正確措施。而美國無法接受一個事實,即中國采取了正確行動,迅速有效地贏得了抗疫斗爭,就像它過去那樣。
英國學者:英國應該學習中國經驗
英國學者沃克·達克說,和英國不一樣,中國沒有采取群體免疫的措施,而是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所有公民。
達克對中國的抗疫措施高度肯定。比如,中國采取特殊預防措施,保護老年人、殘疾人等最弱勢的群體;在公共場所推廣體溫檢測措施;在隔離期間,將一些城市的出租車改作應急車輛;政府官員下沉社區,提供各項幫助。
達克注意到,英國私營醫療企業以375英鎊(約合人民幣3300元)的高價提供新冠病毒檢測;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企業和基金會向全世界提供醫療用品。
他進一步指出,英國應該向中國學習,進行大規模的公共投資和對各行各業的廣泛動員,以遏制疫情的蔓延。
尼泊爾記者:中國給世界抗疫帶來希望
尼泊爾記者尼拉杰·拉沃朱說,中國人民在抗疫斗爭中積累的經驗,對尼泊爾人民來說意義重大。
拉沃朱表示,尼泊爾政府發現,中國政府在武漢采取的封控管理措施,是遏制病毒擴散的唯一有效辦法。
他進一步指出,鼓勵人們用肥皂洗手、戴上口罩和手套、保持社交距離、若非必要不要出門……這些都是基于中國經驗。實踐證明,這些經驗之舉幫助尼泊爾乃至全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毒的蔓延。
他還說,來自武漢的一些樂觀視頻給尼泊爾人民帶來了希望,中國醫務人員在湖北表現出的敬業精神也讓尼泊爾醫務人員備受鼓舞,這些足以讓我們下定決心像武漢人民一樣戰勝疫情。
巴基斯坦媒體人:全世界都在學習中國經驗
巴基斯坦媒體人埃蒂扎茲·哈桑說,我從一開始就相信,中國一定會戰勝疫情,為世界樹立榜樣,就像它此前在發展道路上攻克無數障礙一樣。
哈桑表示,武漢有力應對疫情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希望,它開創了一個先例,即在暫無疫苗的前提下也可以有力遏制病毒的傳播。
哈桑進一步指出,中國抗擊疫情的策略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重要經驗,現在其他國家也著眼于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等舉措。
對于學習中國經驗有多重要這一點,加拿大人奧蘭·馬歇爾感觸很深。他說,如果我們能更快速地學習中國經驗,那么我們就不會受到如此沉重的打擊。
馬歇爾指出,加拿大應該早些讓民眾在離家時戴上口罩,持續測量體溫,更早地“封城”,儲備必需的醫療設備和口罩。
他總結說,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信任、更少的仇恨,為自身利益對他國進行政治打擊的時代已經過去,希望它永遠不會回來。
(編輯:王輝)
(嚴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