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0—24時,武漢新增確診病例0例,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4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武漢這個來之不易的0,真正宣告這場戰役進入了尾聲,勝利即將到來。然而,身體的戰疫打完了,頭腦的圍繞疾病命名的斗爭才剛剛開始。這場仗,遠比身體的、國內的戰疫更加險惡。
企圖將中國與新冠肺炎劃等號,用疾病污名化中國的攻擊,是從1月份開始的。當時,澳大利亞和丹麥等外媒,開始借疫情影射中國。
此后,法國等媒體,在WHO已經公布新冠的官方命名之后,仍然使用武漢肺炎這個明顯誤導的和歧視性的名字。
攻擊的高峰是3月16日,中國疫情接近尾聲,美國總統特朗普公然在推特上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次日,他又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污名化中國,將新冠肺炎病毒稱為“中國病毒”,并煞有其事地宣稱“這就是一個非常準確的稱呼”。
盡管中國的抗疫成果舉世公認,援外廣闊胸襟廣受歡迎,外國媒體雙標有目共睹。
但是,如果對這種現象不加制止,任由特朗普這種擁有極大影響力和傳播力的公眾人物將疾病和城市、國家聯系起來,并成為傳播上的通用詞匯,則會對中國國家形象造成永久性損傷。
一種疾病的名稱,遠比疾病本身傳播得更快、更廣、更久。
以西班牙流感為例。100年前惡性流感肆虐全球,導致5000萬人失去生命。只因西班牙是中立國,各方將其命名為“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
雖然既不是首次出現地區,也不是影響最大地區,但西班牙因此背了黑鍋一百多年,估計今后還將繼續背下去。其他惡劣的案例還有“墨西哥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縱觀歷史,不合理的疾病命名,受到傷害的主要是弱勢群體和貧困地區,因為他們往往在主流媒體失語。
如果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那么“西班牙流感”就是誣陷西班牙。因為現在最公認的是這種病毒起源于美國Kansas農村,先傳到當地美國軍營,后傳美國多處軍營、美國多個地方,再通過美國兵傳到歐洲,再傳播世界更多地方。最終導致全世界5千萬到1億人死亡。西班牙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它的名字應該更名為“美國流感病毒”。
而1981年6月5日,世界上第一次報道艾滋病的是美國,按“穩定天才”的邏輯,艾滋病應該稱為美國性病,艾滋病毒應該稱為“美國性病毒”。
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是始于北美,也應該叫做“北美流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對過去未曾發生的新疾病,世衛組織早在2015年就列出了最佳的命名建議:任何可能引發恐懼和歧視的做法,包括國家名、地名、人名、動物名都應該要規避。
基于這個規則,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就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中文翻譯為新冠。
科學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命名,避免誤讀。因為這不僅是保護疫區人民,也是保護其他國家人民。
這種用疾病污名化中國的做法,已將其國家人民置于低估瘟疫的風險之中。認為只在中國發生的偏見,浪費了中國爭取的兩個月時間,新冠肺炎已經在傲慢與偏見中演變成全球性大流行疾病。
病毒沒有國界,不區分種族膚色和財富。在語言使用上要小心,避免把病毒同城市、國家、種族聯系在一起。
西方某些國家棄WHO科學命名不用,專門用誤導性命名。這本身就是一種過時的種族主義思維、民粹主義思維和霸權思維。
這不僅會影響全世界防治工作,也必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影響本國人民的健康。
關于作者:吳勇,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