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處我國西南周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北與印度、孟加拉這兩個主要南亞國家接壤,東南與泰國、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相鄰,東北則與我國有著長達2100多公里的邊境線。由于種種原因,緬甸的經濟發展是東盟最為遲緩的成員國,但這個瀕臨印度洋和安達曼海的國家,因為有著戰略性地理區位,其國內政局變化常常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
千年“胞波”情誼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在緬語中“胞波”意為一母同胞的兄弟,作為友好鄰邦,中緬友誼可以追溯千年。中緬兩國地理相鄰、文化相通、民族相融,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相處,互為“胞波”。70年前,中國與緬甸建交是兩國雙邊關系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礎,經受住了過去70年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的考驗。1954年中國和緬甸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成為當今國與國交往的一項重要原則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緬建交70年來,兩國的交往樹立了國家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的典范,兩國關系是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關系的典范,也是不同規模國家之間關系的典范,并為地區和平發展注入積極動能。
中緬關系是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是一種全面、綜合的關系,即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向共建命運共同體邁進,經濟上將推動中緬經濟走廊從概念規劃走向實質建設,也將推動兩國在人文、旅游、科技、技能培訓等領域加強合作。中緬兩國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共同締造者,在瀾湄地區合作、東盟合作、東亞合作中,緬甸都具有聯動牽引作用,中緬關系正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并為地區和平發展注入積極動能。緬甸將推動雙邊政治關系邁上新的臺階,即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向共建命運共同體邁進,經濟上將推動中緬經濟走廊從概念規劃走向實質建設,也將推動兩國在人文、旅游、科技、技能培訓等領域加強合作。
兩國雙邊經貿等交流合作不斷深化
中緬兩國雙邊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中國連續多年為緬甸第一大貿易伙伴和重要外資來源國。2019年前11個月,雙邊貿易額達168億元。同期,中國企業對緬投資1.5億美元;在緬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47.7億美元,同比增長238.1%。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中國將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對接緬甸國家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地緣優勢,推動中緬兩國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展,更大程度惠及兩國人民。
中國更加注重鼓勵和促進兩國民間交流交往與合作。中國已經成為緬甸最大外國游客來源國。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中國赴緬游客達59.4萬人次,同比增長161%。近年來,中方十分注重在緬開展民生工程,為緬甸人民謀福祉、促發展,兩國民間民生合作項目逐步增多。2018年7月緬甸仰光中國文化中心正式啟用,目前,中國駐緬使館已在緬建設23所中緬友誼學校,覆蓋緬甸主要省邦。2017年12月份,首家中緬友好醫院杜慶芝醫院正式啟用。2019年5月份,第二家中緬友好醫院納貌人民醫院升級改造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過去3年多來,中國多家非政府組織分別在緬開展“光明行”公益活動,為緬甸老百姓做白內障手術6000多例。中方還向緬方8000余人提供各類培訓。兩國民間交往日益密切,隨著這些務實合作給緬甸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緬各領域合作交往將獲得更多民意支持。
深化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得到了緬甸的積極響應和參與,兩國領導人已就共建“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達成重要共識,緬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帶一路”實施領導委員會,由昂山素季國務資政親任主席,充分顯示了緬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決心。在政策溝通引領下,兩國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顯著提升,資金融通取得突破,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格局正逐步形成中緬經濟走廊各領域全方位建設工作扎實推進。兩國在中緬經濟走廊下聚由焦發展規劃、產能與投資、交通、能源、農業、邊境經濟合作區、數字絲綢之路、生態環境、旅游、金融、信息以及地方合作等12個重點領域,成立了專項工作組,進一步加強發展理念和發展經驗的交流互鑒,推動重大合作項目取得早期收獲,致力于開拓中緬合作新局面
中緬經濟走廊是一條連接中國云南與緬甸曼德勒、仰光、皎漂的經濟發展帶,涵蓋了中緬鐵路、皎漂港、瑞麗—木姐跨境經濟合作區、仰光智慧新城等重要工程項目。目前,中緬經濟走廊已出現雛形。2019年11月5日,中國電建海投公司與緬甸電力公司正式簽訂皎漂燃氣電站項目《購電協議》。該項目位于緬甸西部若開邦的皎漂鎮,采用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技術,建成后年上網供電量約10億千瓦時,將顯著改善皎漂及周邊地區電力供應,有力拉動地方經濟。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在緬甸的先導示范項目,中緬油氣管道在緬甸南部、北部和中部共4個場站的分輸點,已成為緬甸境內重要的能源動脈和能源基礎設施。截至2019年11月30日,中緬油氣管道分別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2485.75萬噸、天然氣242.33億立方米,累計為緬甸帶來直接經濟收益5.2億美元。萊比塘銅礦是“一帶一路”又一個標志性示范項目。該項目位于緬甸西北部實皆省蒙育瓦地區,是亞洲最大濕法煉銅項目之一,2019年陰極銅產量達到12萬噸,納稅額位居在緬外資企業前列。這些項目將給緬甸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對緬甸國家經濟發展、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