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於若飛為了志愿服務拿了41個證。以前,他總想“賺好多錢買好多裝備來救人”;現在,他認為“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沒有救援。”前兩天,作為甘肅藍天救援隊隊長的他,拿到了志交會的第三個銀獎,“我們會繼續努力的。”這是他第四次參加志交會。
從恐懼期到身體適應期,於若飛已經能坦然面對種種非正常死亡。他說,救援時已經能分辨出尸臭味是人的還是動物的。但是,甘肅藍天救援隊的主要業務,并不是去“撈”人,一半以上的精力是動員組織大學生作為主力去宣講減防災知識,做安全應急培訓?!熬仍俣啵癖姷囊庾R跟不上,安全能力不能提升,這種事情只會越做越多?!?/p>
於若飛說,雖然各地都有藍天救援隊,但他們的項目更多是契合西北的特點來創新。甘肅省南北跨度大、地理環境復雜,自然災害頻發,及時有效的救援是目前他們面臨的一個考驗?!坝捎谀嗍鞯茸匀粸暮Χ啵驗暮χ仑毜娜丝诙啵由线@里經濟能力不好,更沒有空間和能力來學習安全知識?!币虼?,他們從大學生開始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和學校的安全防御體系掛鉤。
甘肅藍天救援隊組建于2013年5月,并于2015年5月在甘肅省民政廳正式注冊,是甘肅省首個注冊的公益類人道救援組織。他們先后輔助建立28支青年公益性民間救援隊,其中11支藍天救援隊、6支大學生青年應急隊、8支社區青年應急隊,2支企業隊伍,培養青年應急救援志愿者近千余名。救援隊主要實施的項目包含自然災害及生命救援、防災減災宣傳普及、大型活動賽事公共安全保障等。
目前,救援隊資金保障來源主要是組織內部的自愿募集、基金會的資助、社會公眾或企業的捐贈和定向的政府采購服務。未來,甘肅藍天救援隊將加大與基金會合作的力度,通過線上線下眾籌的方式,讓社會對于人道主義救援項目給予廣泛關注。2019年7月,他們剛剛與甘肅省應急管理廳簽署應急救援合作協議書,作為“全災種、大應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今后的應急救援工作,探索開發合作新方式。
這次參加志交會的公益創業賽,跟於若飛前兩次的創業不同。當時還在陜西上大學的於若飛,回老家甘肅岷縣開了一家服裝店,由于特大泥石流的影響,服裝店被迫關門,因此還虧了11萬元。于是,他拿著剩下的7萬元,和同學到云南麗江開了家咖啡店,3年賺了53萬元,除了把虧的錢還了,剩下的都拿去買救人的裝備了。
以前,於若飛對志愿服務項目并不了解,自從參加志交會后,每次都有感悟,并不斷對項目類別做整合、梳理、完善,然后再思考、開發。“我不想辜負青春,盡全力救助就值得了。”2018年,於若飛申請了國際公益學院,就讀國際慈善管理專業,他希望在公益的道路上走得更專業。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林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