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十九大報告指出,2020年,讓所有的貧困群眾全部脫貧,不落下一個地區,不落下一個群眾,大家一起攜手走進新時代。在新的歷史時期,各級黨組織將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打贏這脫貧的攻堅戰,為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脫貧在路上,質量扶貧是關鍵。在工作當中要總結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查找不足,圍繞產業發展、組織建設、鄉村治理等各個方面,有針對性的從涉農高校引進專業技術型人才,為基層一線的“土專家”提供技術幫扶、信息共享服務,帶頭領辦創辦脫貧致富的項目,將自身專業優勢轉化為助力貧困群眾脫貧的實招硬招,讓他們掌握“造血”方法,激發脫貧致富、鏟斷“窮根”的志向,向振興之路不斷闊步前。
脫貧在路上,干部好壞是重點。脫貧攻堅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各級扶貧干部切實把握好目標任務,加強學習,積極進取,更加自覺主動的學好知識,打好脫貧攻堅戰;同時要不斷強化思想認識,加強黨性教育,提高政治站位,自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自己最大力量;壓實各級扶貧干部脫貧責任,運用獎懲相結合的方式倒逼干部認真履責,把好脫貧攻堅的最后一關。
脫貧在路上,落實責任出成績。作為我們黨的領導干部,人民群眾的帶頭人,在對對脫貧攻堅特別是老區脫貧攻堅,要有一種責任感、緊迫感,要帶著感情做這項工作。要強化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把握扶貧格局,貫徹精準脫貧的方略,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對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要及時予以幫扶。貧困縣摘帽后,也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繼續完成剩余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只有時刻牢記對人民的責任才能做好脫貧工作。
扶貧攻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貧困群眾的小康夢也不會一蹴而就,我們對脫貧攻堅要有一種責任感、緊迫感、擔當感,要帶著感情做這項工作,要真正做到內心向往貧困群眾住上新房,穿上新衣,向往貧困群眾發家致富,奔上小康,讓扶貧攻堅成為黨員干部的心中事,心中石,讓人民群眾過好日子作為自己的工作初心。(袁啟)
(袁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