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9月20日電(王佳雯)在全國愛牙日來臨之際,上海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防牙病促健康公益活動,進行牙病防治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市民口腔保健的意識。
1989年,由衛生部等部委聯合簽署,確定每年的9月20日為全國愛牙日。今年9月20日是我國第31個愛牙日,國家衛健委頒布的宣傳主題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刷牙漱口用牙線,潔牙護齦促健康”。
我國民間有句俗語,叫“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成人齲病、牙周病患者達9成之多。痛徹心肺的牙疼很多人領教過,但往往誤以為“牙疼不是病”,表明市民對防治牙病的認識有待提升。
為了提高群眾口腔健康意識,強化自我口腔健康行為,19日,上海長寧區北新涇街道攜手轄區內永華口腔門診部舉辦了防治牙病維護健康的公益活動。一大早,居民們趕到活動現場,認真傾聽口腔副主任醫師李耀華講解口腔健康知識。永華口腔門診部還向北新涇街道居民贈送了一批牙線、兒童涂氟券和成人洗牙券。
當天,醫護人員在現場指導社區居民如何使用牙線,并為他們免費檢查口腔疾病,受到居民們歡迎。北新涇街道為老服務中心的姜莉萍說:“自己日常口腔清潔不習慣用牙線,所以即使每天刷牙,還是有蛀牙。在平時概念中,牙病似乎離健康危機很遠,但今天通過專家的宣教,明白什么叫‘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關系密切,必須防患于未然?!?/p>
“口腔專家進社區現場宣教和指導,對我們忙工作忙家務的人來說太好了。一人漲知識,全家受教育,我一定會把口腔健康的意識和方法向家人傳遞?!苯蚱颊f。參加活動的幾位居委干部也表示要向居民們作好宣傳。
李耀華醫師說,齲齒和牙周病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這兩種病主要是由牙齒縫隙中滯留的細菌及附著在牙齒上的牙菌斑引起,但均可治可防。使用牙線和洗牙清除牙菌斑是最基本的護理。他在數十年的口腔門診經歷中發現,上海市民的健康素養比較高,但在口腔保健意識方面還需加強,尤其是“口腔健康才有全身健康”的理念,需要加大力度普及。
他介紹,比如,牙菌斑會導致牙齦炎,從而使機體免疫機制做出反應,表現為白細胞增多,而心臟病的主要誘發因素之一就是白細胞增多。糖尿病患者的唾液糖分很高,細菌很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下滋生,會讓牙周病、齲齒等病的患病幾率增高。如果牙周炎長期不治療會使牙齒松動、脫落、無力咀嚼食物,還會導致消化道的潰瘍性疾病。
(王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