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下午,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寧夏行南線采訪團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扶貧產業園。
媒體采訪畫面
據悉,同心縣扶貧產業園是同心縣推進脫貧攻堅步伐,決定整合各類政策資源而建立的扶貧創業孵化園區。該園區始建于2014年,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為主的“輕新健”產業。
8月的同心縣,頭頂是明晃晃的太陽,空氣中有著西北直爽和酷熱。入園企業中核(寧夏)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30歲的楊曉慧正在加工褲子,五個月前,楊曉慧通過招聘的方式進入公司,"現在每個月有3000塊錢,熟練以后工資還會增長,家里也有盼頭。"楊曉慧說。這樣的日子是她和家人以前不敢想的,幸虧2014年響應政府號召,搬出大山來到這里工作。
中核(寧夏)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
馬漢龍正在點數,將點好的帶布送至生產車間制作衣服的口袋
據生產廠長韓前芳介紹,車間現在有300多名工人,年發放工資1200余萬,中核(寧夏)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9月份投產,當年完成產值2000萬元,現安置就業15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4人。
而距此不遠有一家羊絨制品企業,它就是寧夏伊興羊絨制品有限公司,在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一排排轟隆作響的機器,雪白的羊絨被源源不斷生產出來。
伊興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公司是一家以絨毛加工、流通為主的民營企業,自主品牌“伊蘭馨”已成為寧夏著名商標。自2003年成立以來,總資產已近4億元,員工560人,年生產無毛絨500余噸,實現年產值3.1億元。
在車間里,產業工人哈小花正在熟練的工作,作為第一批梳絨女工進廠務工,從陌生到熟練,哈小花不僅月月領著3000多元的工資,也成為家中的“脫貧”主力。
目前,同心扶貧產業園入園企業已達33家,完成投資18億元,有15家企業投產,2016年實現工業產值近12億元,解決近1200人的就業,帶動600多戶家庭脫貧致富。
下一步,園區將規劃拓展范圍,配套完善職工灶、污水處理、垃圾中轉站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園區承載能力。計劃入園企業達到100家,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左右,解決就業8000人,使建檔立卡戶3000人轉型為產業工人,為同心縣脫貧攻堅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