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井岡行,一生井岡情。為弘揚紅色革命文化,了解黨的奮斗歷史 同時響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口號,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之際。安徽工業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于2019年7月19日遠赴中國革命的“搖籃”——江西省井岡山市,開展了一場追尋“初心”的紅色之旅。
(安徽工業大學 王鈞毅 攝)
每日迎著山間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實踐隊員們懷著興奮而又激動的心情進行莊嚴的升旗儀式,隨著國旗班隊員們矯健有力的步伐,整齊劃一的動作,隊員們肅穆的向揚起的國旗行注目禮,每日的的實踐活動便由此拉開序幕。
(安徽工業大學 李亞飛 攝)
在井岡山革命教育基地,隊員們通過互動教學,專題教學,情景教學,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開學第一課”——唱紅歌開啟這份紅色精神傳承之旅,實踐隊員們積極參與了 “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專題講座、“三灣改編情景教學 ”、“革命后代話初心·講家風”互動教學等系列教學。
在“重走井岡路,祭奠井岡魂”身著紅軍服這一天,隊員們在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舊址——八角樓進行主題教學,在井岡山革命烈士之墓瞻仰為共產主義事業犧牲的革命戰士,在泥濘崎嶇小路中急行軍,到達老鄉家中訪問民情,制作紅軍餐、于井岡山烈士陵園緬懷先烈……
(安徽工業大學 李亞飛 攝)
為時三天的互動教學使隊員們重讀那段崢嶸歲月、重溫那段紅色歷史,緬懷那些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烈士。這次教學之于隊員們如沐春風,受益匪淺,實踐隊員們從圣地井岡山中汲取精神動力,堅定理想信念,明晰價值取向,全面發揚和繼承井岡山: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不計私利,敢為人先的精神,每個實踐隊員都深受教誨,
在實踐接下來的四天中,為保證井岡山團史館設計實踐課題的開展,隊員們開始進行課題的自主調研環節。首先,隊員們進行外出調研,沿路采訪井岡山當地商販和沿街游客等群體,深入了解相關井岡山相關人文、風俗習慣、交通設施、人流量和特色產品產業等情況。實踐隊員們采用問答式的訪談模式結合要點的精確記錄,先對居民客籍和土籍以及居住習慣進行了解;詢問了井岡山的氣候即夏季涼爽但由于山間氣候每日將會降雨;在當地特產上于當地商鋪中進行尋找詢問;在就業情況也進行了細致的問談。
(安徽工業大學盛慧 攝)
隊員們在駐留井岡山教育基地的同時,實踐隊員們結合井岡山紅色特色,根據教育基地實際要求,采訪基地展館負責人。于基地辦公室,在負責人熱情的接待和講解下,與隊員們一問一答解決關于革命基地團史館是更多的結合井岡山特色還是融合團的發展史這一矛盾點。根據負責人要求共同確定井岡山團史館設計定位即:在結合當地特色的基礎上,更多的采用中國共青團的元素,響應建筑名稱“團史館”,將共青團團史放在設計第一要素。
在了解了團史館的設計要求、基礎色調、和融合元素等問題后,隊員們針對展館的進行實地考察測量。利用精準測量儀器隊員們熱情高昂,順利結束團史館測量工作。在掌握基本的展館數據后,隊員們立刻精準分工,著手畫圖。進行草圖基礎的繪制,填充準確數據,反復檢查,完成了完整的展館原始結構圖的繪制!
革命搖籃育紅蕾,旭日東升放光輝。安徽工業大學實踐隊充分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此次課題設計過程中團結互助,一起面對迎面而來的困難,愿此次井岡山展館設計課題將有一份滿意的答卷。
每當夜幕降臨,實踐隊員們為了結業典禮積極排練,結業式上,安徽工業大學的隊員們深情演繹《紅星閃閃》電影情景劇以及手風琴伴奏歌曲合唱紅歌《紅星閃閃》 ,一曲《紅星閃閃》蘊含了隊員們革命情懷,同時展現了此次“井崗情?中國夢”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
在這短短一周時間里,實踐隊員們與井岡山結下深刻情緣,隊員們先后參觀了大井小井、烈士陵園、黃洋界、龍潭、井岡山博物館等多處井岡風景點,隊員們依稀聽聞那激烈的炮響,依稀可見當年井岡山上的炮林彈雨 ,歷史斑駁卻不容忘記!
(安徽工業大學 周涵 攝 )
不論是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還是屹立在山頭的紅軍雕像;不論是南瓜湯紅米飯,還是親身體會紅軍生活;不論是團結互助的革命精神,還是同學們之間日益濃厚的革命友誼安徽工業大學實踐隊員在此次社會實踐中所表現的認真——認真參與每一次的實踐理論活動,勇敢——勇敢的走向隊伍的最前列,無畏——無畏的面對每一次挫折,團結——團結的的互幫互助攻克難關,在這巍巍井岡留下了深刻的身影,每位實踐隊員都將在這份紅色歷史文化的品味學習中,將這份井岡山精神、這條井岡山道路、這種井岡山文化以新方式、新體會、新行動更好的傳承和發揚。那星星之火,也將在新一代青年的手中愈燃愈烈!
通訊員盛慧 李翔宇
(盛慧 李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