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學生們期待已久的爽玩兒時間。如果說父母輩的暑假是在野地里瘋跑,現在的孩子則是在網絡空間里放飛。相應地,在如何安全度過暑期這個大課題中,保證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成了重頭戲。記者調查發現,沉湎網絡游戲和不法網絡侵害是威脅青少年用網安全的兩大隱患。
青少年心理不成熟,很難抵擋網絡游戲的誘惑,尤其不良網絡游戲已成為摧殘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公害。盡管家長們憂心忡忡,但從小就與網絡為伴的孩子,沉湎網游往往難以自拔。管教不當,效果甚至適得其反。家長不讓玩手機孩子離家出走,這種事情歷年來各地多有發生。被找回家的孩子有些能與家長和解,有些依然因為上網玩游戲與父母矛盾重重。
此外,在廣袤的互聯網空間中,還潛伏著種種危險,不法分子伺機對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下手。比如有些半大孩子熱衷網絡交友,對網線另一端的網友無比信任,和盤托出自己的隱私,卻對家長百般防范;最高法近日發布強奸猥褻兒童犯罪典型案例顯示,近年來審理的性侵害兒童的案件中,有近三成是被告人利用網絡聊天工具結識兒童后實施。有些孩子瀏覽不健康的網頁、接觸網絡不良信息,陷入詐騙分子設置的陷阱,因為羞于求助,最后越陷越深;至于沉迷游戲無法自拔、盜用家長錢財打賞直播網紅的已經讓人見怪不怪……
近年來,每到暑期,教育等主管部門都會發布安全提示,并且還會約束管理網絡視聽節目的安排。學校以及社會機構也會組織很多暑期活動,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暑假作業。但最關鍵的一環還是與青少年朝夕相處的家長。從心理學上來說,無論是游戲、網絡直播抑或交友,形式不一而足,其內核都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以及缺失的情感。孩子放暑假了,家庭教育不能跟著“放假”。家長要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領略自然之美、見識人文歷史的精華,引導孩子確認自我價值,孩子沉迷網絡的可能性將大幅降低。
當然,網絡不是洪水猛獸,它是個工具,善用者可以通過它學習知識、拓寬視野。怎么用好互聯網、筑牢暑期網絡安全的防線,是社會、學校和家長需要合力答好的一道題。(張麗)
(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