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一卡通”使各項社會保險信息“通”用一張卡,既方便參保者隨時隨地查詢自己的權益記錄,又能快捷地享受社會保障服務。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時結算,還可以辦理養老保險事務;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截至6月底,我國社保卡的持卡人數已達12.77億,覆蓋了全國91.5%的人口,提前一年多完成了“十三五”的目標。目前,社保卡仍在以每月新增近千萬張的速度向前發展,向“人手一卡”的目標快速邁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社會保障“一卡通”正是這一全國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社保卡快速普及,不僅是快速應用上的快速拓展,還做到了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在應用領域方面,社保卡已經廣泛應用到參保繳費、待遇領取、就醫結算、就業服務等方面,成為這些工作開展的重要支撐和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今年,我國還將以養老保險和人事考試等業務為重點,進一步拓展社保卡應用范圍,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以上這些主要是在人社領域的應用。據記者了解,一些地區還將社保卡拓展用于其他的公共服務和智慧城市建設,比如用社保卡發放各類惠民、惠農補貼,憑社保卡乘公交、進公園、借閱圖書等等,所有這些都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也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方便。海南、河北雄安等先行先試地區,正在探索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新模式。在應用地域方面,社保卡作為唯一憑證和結算工具,在跨省異地就醫結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年4月,在福州的數字中國峰會上簽發了第一張電子社保卡,電子社保卡是實體社保卡的線上形態,電子卡和實體卡一一對應、唯一映射,截至6月底,31個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75個地市、149個渠道都可以簽發電子社保卡。截至7月19日,電子社保卡的簽發量已達到2500萬張。只用操作下手機就能使用社保卡,實現了社保卡線上線下融合,全國一卡通用,真正做到了群眾走到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
7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后,人社部還要以“一卡通”為入口,推進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目前,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的門戶已經基本搭建完成,近期將上線試運行。先行提供如下幾項功能:社保年度參保信息查詢、待遇資格認證、養老金測算、社保關系轉移查詢、異地就醫查詢、境外免繳申請、社保卡和電子社保卡狀態查詢等等,這些都是全國性跨地區服務,后期人社部將進一步推廣更多的“一網通辦”事項,為群眾提供更便捷的人社服務。
(王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