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小廣場,桃紅柳綠的腰鼓隊鑼鼓喧天,大爺大媽們圍著相親招貼熱烈議論;室內窗明幾凈,年輕人三五成群,點起了咖啡、甜品,拍照發朋友圈……6月30日,秦淮區秦虹街道扇骨里鄰里中心正式開業,現場猶如整個社區的一場大派對。“這里老少咸宜,大家都來圍觀。‘反差萌’的設計很成功。”這一鄰里中心商業負責人郁青說。
問計于民,催生“小而美”一站式鄰里中心
“四五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棚戶區。如今的社區鄰里中心,變成了我們家門口的一道風景線。”在扇骨里社區居住了30多年的沙其俊說,他親眼見證了這里的舊貌換新顏。
2015年,秦淮區對這里的棚戶區原住民進行了拆遷安置,結合群眾服務需求,投資2500萬建設鄰里中心,今年2月份交付。一旁的清水塘成了水環境整治樣板,這里成了推窗可見一池碧水的景觀房。秦淮區委區政府順勢提出,要把這里建設成最美鄰里中心。“功能怎么定位?怎么打造百姓心中的最美?我們結合大走訪工作,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問計于民。”秦虹街道辦事處主任劉敏說,一開始曾想打造一個高標準菜市場,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居民表示“這不是剛需”,小區周邊有兩個大菜場。一系列實際需求浮出水面:養老助餐、文娛活動、修理縫補……最終的方案是,把扇骨里鄰里中心定位為政務服務、公益服務、生活服務三位一體的綜合性社區服務項目。
秦虹街道摒棄了政府“大包大攬”的傳統思路,采取PPP的合作模式,多方比選,引進了蘇尚小生活商業品牌和江蘇悅華養老服務機構。街道主導下各方參與議定方案,年輕設計師操刀設計,入住機構掏錢裝修并負責長效運營。呈現在居民面前的鄰里中心,面積不大、功能不少。總用地面積約3166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512平方米,地下1層給社區新增了40個停車位,地上三層,一樓為社區服務大廳和社區商業,二樓是黨群服務中心,三樓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網紅”元素,讓社區成年輕人“打卡地”
這里地方雖小,但走一圈卻是琳瑯滿目,處處有驚喜讓人“挪不開腿”。用沙其俊的話說:“走進這里,就可以一天足不出戶,享受各種服務。找社區辦事,休閑娛樂、養老服務……一站式解決。”
走進一樓大廳,社區服務大廳里有全科社工在接待居民,一旁的商業空間里居民絡繹不絕。“社區工坊”里有理發、家政、維修等中老年人鐘愛的便民服務,簡餐、咖啡、鮮花綠植等小店則是清一色年輕人“心水”的潮牌。“這個空間把社區服務、商業經營和藝術元素融合在一起,我們進行了‘反差萌’的設計,讓這里成為年輕人打卡地的同時,又營造一種各取所取、其樂融融的‘家文化’。”負責商業空間運營的蘇尚智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總經理郁青說。
記者注意到,這里沒有傳統社區商業喧鬧嘈雜的煙火氣,但吃喝玩樂功能卻一個不少。“蘇小包”“牛得多”等特色餐飲構成了“社區主食廚房”的概念,不少逛完菜場的居民專程來這里排隊嘗鮮。“悅食食單”和“todaycafe”則是年輕人鐘愛的甜品和咖啡。“欒倉”是一對90后小情侶開的花店,旁邊挨著的是“蘇小鮮”,供應各種蔬果生鮮……“我們這個是‘小而美’‘小而精’‘小而萌’的生活服務綜合體。”郁青說,試營業的時候就有“網紅小姐姐”來體驗打卡了,希望這里能成為文青聚集地。
更多的老年人會坐電梯來到三樓一探究竟,由悅華養老運營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供助殘、助浴、日間照料和托養服務。如今每天已有四五十名老人在這里助餐。“很多老人來咨詢,我們接下來將推出送餐服務。”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周邊兩個小區1萬多居民,其中24%左右是老年人,養老服務拓展的空間很大。
全齡共享,探索社區商業消費升級新模式
社區鄰里中心這么“潮”,中老年人是否看不懂、不愛逛?事實證明這點疑問是多慮了。現場眾多居民扶老攜幼舉家前來、挨個店嘗鮮體驗。
“我們在時尚的商業設計中融入社區文化元素,讓居民感受到社區空間的溫情,激發他們的積極參與,從而找到一種歸宿感。”“悅食食單”的老板常辰是一名建筑設計師,這次“跨界”負責扇骨里鄰里中心商業空間的設計。這里歷史上以制作扇骨聞名,于是在鄰里中心入口處安放了一個扇形藝術裝置等,門口辟出一角是迷你的“扇子博物館”。十幾年前,清水塘畔是南京主城最后的小漁村,扇骨里還居住著眾多當年棄船上岸的老漁民。一樓辟出了380平方米的空間,彎曲擺放“曲水流觴”的長條桌椅,抬頭可見的燈飾是水滴造型。這是一個居民共享的公共空間,年輕人在這里可以捕捉時尚新奇,老年人可以找到歷史印記和久遠的“鄉愁”,鄰里相親、文化相融。
“我們對社區為民便民服務的理解在不斷加深,不能止于政府職責內的服務供給,還要創新為民服務模式,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秦虹街道黨工委書記蔡嘉告訴記者,扇骨里鄰里中心是社區商業業態建設的創新之作,這一中心成為百姓家門口的會客廳,不但拓展了黨建工作陣地,優化了社區服務功能,還推動了城市社區商業建設。
“大型商業中心招商并不難,但小而精美、小而齊全,可持續發展并具有公益性的社區商業中心,非常之難。”中國社區商業工作委員會主任董利參觀完扇骨里鄰里中心后點贊道,“小小3000平方米空間里,菜果生鮮、主食廚房、商業購物、社區服務、社區黨建、社區文化、社區政務、社區警務、社區康養等內容俱全,這里打開了一個基層街道建設發展新局面,開拓了城市更新升級的新思路。”
本報記者 仇惠棟
本報通訊員 孫 樂
(仇惠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