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又有一批好中選優的少先隊員,在吳江“積分入團”的引導和推動下,光榮加入共青團,成為吳江優秀團員青年的一員。
“積分入團”,是吳江團組織積極適應共青團深化改革新形勢,圍繞“擴大工作覆蓋面、優選嚴選隊員、主動培育過程、突出先進帶動”的改革創新之舉,也是思想引領青年、服務凝聚青年的最貼切表達。
一段時間以來,當地“創二代薪火工程”“團聚格”“同學,你早!”“彩虹橋”等一系列品牌活動不斷涌現,將共青團的溫度和力度、活力和引領力推送給各行各業的青年。
青年在哪里,共青團就到哪里
作為吳江的商業新地標,蘇州灣水秀天地是當地年輕人喜歡去的地方。
團吳江區委瞄準了這塊“風水寶地”,青年聚集的地方,就應該有團組織。于是,他們成立蘇州灣水秀天地團支部,拉開了商圈團建的序幕。
有意思的是,當地還創新工作方法,劃分零售、餐飲、輕餐3個基層團組織網格,確保每個網格有青年負責人、有召集方式、有活動陣地、有活動安排。值得關注的是,青年商圈運行至今,凝聚、聯系、服務了一大批年輕人。在青年商圈里,有各種各樣的共青團相關標識的產品,以及生動活潑的思想引導類的標語、讀本等,讓年輕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青年在哪里,共青團就到哪里。除了青年商圈,吳江還在其他青年集聚的地方,比如社區、景點等建立共青團服務青年的陣地。如今,合作建有青年之家22個,讓廣大青年轉身就能“遇見”共青團。
此外,團吳江區委還積極打造線上“吳江青年”微信公眾號,廣大青年只要指尖輕觸,就能實現與共青團“零距離”。以震澤鎮為首站,深入推進團建融入網格,創新推出“團聚格”品牌,構建起了“一體三翼”的團建融入網格工作模式,將綜合執法、企業、公安、村(社區)等相關領域的網格青年充分凝聚帶動起來,在網格上建新功,為吳江打造“共建共享共治善治標桿”集聚了青春力量。
通過思想引領、服務青年能力提升、服務青年現實需求,最終通過加強激勵引導,建立激勵機制,提高網格青年參與社會治理積極性,為優秀青年打通成長渠道。
團吳江區委書記翁琳燕說,目前,借助“團聚格”,他們已在震澤發現了一批優秀的青年網格員,這一模式將逐步在全區推廣。
精準服務助力青年成長成才
每天清晨,在吳江23所小學門口,都會有一抹抹綠色在校園門口穿梭。原來,他們是“同學,你早!”青春護航行動的志愿者。據介紹,該活動共有年輕家長志愿者6749名,每天護航當地3萬余名小學生安全入校。
作為活動發起者,團吳江區委做好協調聯絡工作的同時,與各相關部門研究出臺了針對性政策,形成了“社會各方參與,家長志愿服務,團委協調保障”的運行機制。
比如,聯合區教育局,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展現優秀志愿者風采,通過樹立榜樣典型,推動志愿者群體共同進步;聯合區文明辦志愿者總會,打通志愿者入戶積分渠道;為志愿者統一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增添一份額外保障。
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堅持做好事。做一次志愿服務不難,難的是堅持長期志愿服務。3年來,這個活動已成為當地傳播社會文明的一道靚麗風景。
目前,“同學,你早!”學校覆蓋率達70%,接下來,護航行動將向幼兒園延伸,并實現全覆蓋。
如今,不同青年群體的需求日益差異化、多樣化。吳江團組織堅持服務青年這一生命線,不僅努力服務青年的普遍需求,還針對各類不同青年群體特點,打造精準化服務,幫助青年在新時代成長成才。
吳江是江蘇民營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擁有民營企業數萬家。如何幫助這些蓬勃的民營企業打造最佳接班人,不僅事關企業自身的代際傳承,還關系著吳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從2018年3月開始,吳江就啟動“創二代薪火工程”,90名80后“創二代”經遴選成為第一批服務對象。
當地團組織通過實施“新理想凝聚工程”“新本領提升工程”“新擔當引領工程”三項子工程,為這些青年企業家的實際需求提供成長服務,為企業發展儲備優秀人才,助力吳江民營經濟發展。
此外,每年暑假,吳江團組織會為大學生重點打造的“彩虹橋”暑期社會實踐搭橋行動,為青年大學生搭建通向社會“大課堂”的公益之橋,增強他們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就業競爭力,同時也為當地民營企業儲備了一批優秀人才。該項目實施4年來,已累計服務大學生近千名。
“永遠跟黨走”讓團組織改革更有活力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近些年來,吳江團組織著力把準政治方向,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領者,將團的影響力推送到青年身邊,廣泛凝聚青年跟黨走。
30余場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場宣講,50余場“誦讀學傳”活動,140余名團干部參與“青年大學習”專題培訓班,2萬余人次開展網上“青年大學習”,吳江“青年大學習”的熱潮持續升溫。
目前,吳江已成立不同特色的“青年學習社”21家,開展學習活動50余場次。用“身邊人”影響“身邊人”的榜樣學習活動也在陸續展開。團吳江區委開展“新時代 新青年”優秀共青團員展評,舉辦“好青年事跡分享會”5場,制作《吳江青年說》專欄6期,引領廣大青年從身邊榜樣中汲取力量。
眾所周知,基層組織是共青團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從去年開始,吳江團組織按照團江蘇省委“磐石工程”、團蘇州市委“地基工程”等有關部署,啟動團組織力提升“五個一”工程,落實“百日攻堅”行動,切實加強團的基層建設,從規范支部建設、推進非公企業團建等重點工作下苦功夫、真抓實干,切實提升團組織規范性和活力,確保團的組織力得到明顯提升。
翁琳燕說,吳江團組織將繼續把原有的工作做深做實,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成為經濟發展的助力軍;堅持把握青年需求,做好青年的貼心人;堅持強基固本,做好青年可觸摸的團組織;堅持創新,做好團工作的探路者,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吳江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 王英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