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說山西好風光”到“人說山西好環境”
“我們從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到開園招商,僅用了126天,這么快的速度以前想都沒敢想過。”
5月29日下午,在位于山西省晉中開發區的金科?山西智慧科技城,總經理劉興春發自內心地表達了對當地營商環境的贊許。
“金科集團在重慶、長沙等全國10個城市布局了12個產業園區,但要說建設速度,山西晉中是最快的。”
“別的地方辦開工手續最快也得三個月時間,我們一個月就辦好了。”劉興春說。
和劉興春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山西華仕低碳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利濤。
“我們公司是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首批入駐企業,這幾年明顯感受到了政府辦事效率的提高。”呂利濤說,2015年之前,公司負責跑審批手續的多達十幾個人,辦一件事至少得跑二三十個部門。而現在,同樣的事情,一個人用一周時間就能搞定。
“公司現在有三棟樓即將投入使用,2018年開工建設的B座和C座比2015年開工的A座工期縮短兩個月時間,節約成本至少1500萬元。”
劉興春和呂利濤講到的“獲得感”來自于山西省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
晉中市民之家為廣大市民提供“零站式、零跑腿、一窗受理、一崗辦結”優質服務,讓市民感受到家的溫暖與溫馨。孫瑞生攝
晉中市發展和改革委主任張曉平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簡政放權”雖然取得了很大實效,但辦事效率低仍然是企業十分頭痛的事情。特別是投資項目審批需要經過立項用地、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涉及發改、國土、環保、住建、消防、人防、水利等10多個審批部門和若干個中介部門,包括審批、技術審查和中介服務環節,手續復雜、耗時冗長,從招投標開始到項目建成,企業經辦者、各類投資主體往往需要十幾次跑政府部門,時間非經三年兩載,投資項目開不了工,投不了產。有人大代表繪就的審批“萬里長征路”;有企業不絕于耳對審批手續的詬病;還有因為手續辦理緩慢導致企業貽誤商機;更有擔心浪費社會資源、擔心產生社會不穩定因素,不得不為違規開工項目補辦手續的情況,造成投資項目審批領域的不公平等等。凡此種種,都需要我們正視、分析投資項目審批中存在的問題,借鑒國內外一些先進經驗和做法,對投資審批制度從深層次上進行研究、改革。
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企業投資項目,除關系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涉及全國重大生產力布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項目外,一律由企業依法依規自主決策,政府不再審批。”
“久旱逢甘霖。中央的這一重大改革決策與山西飽受‘一煤獨大’、結構失衡帶來的突圍之苦、發展之痛,積極謀求資源型經濟轉型的發展思路不謀而合。”張曉平說,2017年7月,改革試點在全省10個開發區先行落地。而晉中開發區一馬當先,先行先試,在全市域進行試點。
5月29日下午,在晉中市政務大廳,市民享受“一網通辦”便捷服務。孫瑞生攝
2017年12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復《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方案》,山西成為全國第一家在全省域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試點的省份。
據張曉平介紹,晉中市按照“引領全省、打造樣板”目標定位,穩妥推進,制定出“三步走”改革計劃,積極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試點工作。由市發改部門牽頭,市國土、規劃、環保、住建等部門配合,切實在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簡化辦事環節、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上下功夫,務求取得突破,將備案類企業投資項目的審批時間大大縮短。
“能簡化的不保留、能承諾的不審批、能服務的不承諾。”張曉平說,晉中市決心以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為突破口,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六最”營商環境。
據了解,承諾制就是政府由原來的實施審批行為改為靠前統一服務、企業信用承諾、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山西省將備案類企業投資項目報建階段原來需要企業自己辦理的28項審批事項中的7項調整為由政府有關部門在供地前并聯完成統一服務;3項調整為在政府有關部門完成統一服務的基礎上,由企業按照規定的條件和標準作出書面承諾,政府有關部門在規定時限內完成行政許可;3項調整為直接由企業作出書面承諾,政府有關部門完成行政許可;3項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流轉;12項要求企業開工前完成。同時,明確了“五統一”事項辦理模式:統一清單告知、統一平臺辦理,統一流程再造、統一多圖聯審、統一收費管理;建立了4項配套支撐制度:事項容缺處置制度、中介服務管理制度、部門協同監管制度、聯合懲戒制度;形成了10項具體操作辦法,推動承諾制改革順利實施。
據山西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趙建平介紹,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山西省實施承諾制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成效。一是企業辦理事項大幅減少。原來讓企業煩惱的28項審批事項,通過實施承諾制,現在最多只需辦理6項,縮減約80%。二是項目落地時間大幅縮短。據已辦結項目統計,報建審批辦理時間平均至少縮減4個月左右,這使得山西省工程項目審批時限排名全國第四。三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明顯下降。將原本由企業承擔的14項政府服務事項費用納入財政預算,大大降低了企業審批成本,2018年晉中市為全市企業節約成本合計四千余萬元。四是事中事后監管明顯強化。為確保項目建設符合技術標準,部門主動強化監管,加大監管力度、增加監管頻率。據第三方評估結果,各地試點項目監管平均頻次增加54%。承諾制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山西打造項目投資洼地和開放高地,吸引了眾多優質企業、優質項目、優秀企業家到山西投資興業。
山西智慧科技城總經理劉興春十分高興地說,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截至目前,山西智慧科技城已簽約入園企業共計50余家,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入園科技企業將達到150家,將帶動相關產業年產值約80-100億元,解決就業崗位約2-3萬人,每年貢獻稅收約3-5億元,將進一步推動山西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承諾制改革的火熱推進,也成功撬動了山西省其他領域的改革快速向縱深發展,三晉大地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沃土。山西承諾制改革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被列為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之一。
用政府的“辛苦指數”換取企業的“發展指數”
5月的山西,大地鋪綠,草木葳蕤,到處是生機勃發、干事創業的景象。5月28日下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組織的中央媒體采訪團來到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記者們被這里優美的環境、一流的設施所吸引。在綜改區管委會主任張金旺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改革創新成果,無不為綜改區成立兩年來的可喜變化而贊嘆。但大家在綜改區聽到最多的還是對“一網通辦”這一便民舉措的贊美。
5月28日下午,中央媒體記者在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采訪時,認真聽取綜改區主任張金旺關于改革創新成果的介紹。孫瑞生攝
張金旺介紹說,“一網通辦”是繼“一顆印章管審批、一個大廳管服務、一支隊伍管執法” 三個一工程后,綜改區環境建設、政務服務再提速的又一成果。它主要涵蓋了網上行政審批、網上企業開辦、網上企業投資項目雙承諾服務、網上政策兌現、網上企業服務,以及網上政府采購、網上智慧辦公、網上公車服務等系統。
據了解,從2018年11月1日起,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150項事項全部納入政府服務“一網通辦”。“一網通辦”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審批運行模式。綜改區政務服務大廳設立綜合受理窗口,負責“一網通辦”行政審批事項受理工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備案等77項綜合受理事項由綜合受理窗口統一接件。工商局、稅務局、人社、刻章公司、銀行開戶、質監局、公安局等設立各專辦受理窗口,負責企業設立登記等73項跳轉受理事項的受理工作。
此外,綜改區還建立幫辦隊伍,指導幫助企業在網上填報、上傳申請材料。申請資料上傳成功后,將在后臺自動分發,通過網絡傳遞到相關部門,全流程網上審批。審批完成后,由綜合受理事項“統一窗口”出件,審批辦結件全部加蓋“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行政審批專用章”。跳轉辦理事項實現轉辦窗口統一出件,加蓋部門審批專用章。
張金旺說,“一網通辦”極大轉變了政府職能,有效壓縮了尋租空間,規范了權力運行,提高了辦事效率。
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政務大廳的機器人引導員。孫瑞生攝
在綜改區政務大廳,前來辦事的太原大寧堂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馬越飛對記者說,“一網通辦”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以前五六個月才能辦成的事情,現在兩個月就辦成了。像環評、圖審、人防、配套費、職工勞動工資保障金、質量監督手續等,通過網上申報就可以。以前不同部門需要提供相同的資料,現在一套資料,不同部門網上共享。
山西奇美櫥柜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高樹珍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們從提交資料到拿到施工許可證,僅用了三天時間。
“之前提兩大袋子資料,跑十趟八趟也辦不完,現在作出書面承諾之后,政府工作人員會與我們隨時溝通、修改、完善。”高樹珍說。
人大立法:為改革破障 為改革護航
將改革推向縱深并切實取得實效,既考驗各級黨委、政府的決心、擔當和智慧,也離不開立法的保駕護航。
近年來,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積極踐行“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的重要思想,把改革方面的立法看作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法治的方式推動山西堅定不移走上轉型發展之路。
對于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這一“政策紅利”,他們同樣給予立法保障和支持,把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立法作為今年重點立法項目。
2019年3月,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對《山西省推進和保障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規定(草案)》進行了初審。之后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利用網絡、報紙等媒體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而后進行了多次修改、完善。
2019年5月28日,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山西省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規定(草案)》。
《草案》把“承諾制”的內容概括為“三要素”和“四統一”。即政府統一服務、企業信用承諾、監管有效約束;統一清單告知、統一平臺辦理、統一信息共享、統一收費管理,對企業承諾的事項,政府不再事前審批。
“‘三要素’是承諾制這項改革的基本內涵,也是法規的基本框架;‘四統一’是解決承諾制改革中難點堵點痛點的具體方式方法,也是法規的主要內容,二者互為支撐,共同保證承諾制改革的順利推進。”山西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趙建平解釋說。
“三要素”首先是政府統一服務,靠前服務,把過去由企業辦的事,變為政府統一辦,以政府的“辛苦指數”換取企業的“發展指數”。其次是企業信用承諾。用企業信用承諾代替原有的審查方式,承諾就批復,變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最后是監管有效約束。
“減少審批、增加服務,并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隨意監管,要打破過去部門間的壁壘,重新組合各部門職能及業務,重新構建全流程、全鏈條式監管機制和監管體系,進而形成新的監管模式,實現統一高效的市場監管。”趙建平補充說。
2019年5月30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規定》。李振攝
2019年5月30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規定》。
“今年我們把加快創新驅動促進高質量發展條例列入計劃,正在抓緊推進,爭取年底前出臺。”
“為山西改革發展、轉型發展提供法治支撐,是本屆常委會的首要任務。”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郭迎光最后表示。
關于作者:孫瑞生,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