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大體可以看作人工智能主要領域專家的集體宣言,向人們講述著未來的人工智能將如何發展并改變這個世界的面貌。之所以稱之為“移動革命”,是因為只有在智能移動終端加速普及的今天,人工智能技術才得以如此突飛猛進。
人工智能的誕生已經有幾十年,但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其進步是十分緩慢的;在有互聯網但主要依托PC的時代,進步依然是有限的;直到移動互聯時代,每個人手持的移動設備都是一臺超級計算機,也都是一臺超級連接器,真正意義上的萬物互聯才得以實現,也才有了真正的大數據,讓云計算成為可能,從而讓以深度學習、算法為主要依托的人工智能技術得以大踏步前進。因為,人在使用移動設備的每一刻,實際都是在與設備互動,結果是互動越多,數據量就越大,計算就越精準,這使機器的學習能力迅速提升。
好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智能手機在今天意義非凡,其構造包括了近20個傳感器,包括陀螺儀、加速度計、磁強計、指紋、溫度、光照、計步器等,目前已普遍有兩個攝像頭,馬上就會有第3個,其性能已經超過20世紀60年代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時的計算機。由此,不僅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實時連接,也實現了人與物的實時連接,還間接實現物與物的實時連接,結果導致移動技術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且增長最快的人造平臺。依托這樣一個平臺,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數字教育、智慧醫療等都飛速發展起來。而且人們也變了,非常熱衷于擁有新的科技產品,不再是像農業社會那樣,對新技術保持著一貫的遲疑、觀望甚至是拒絕,這進一步加快了人工智能設備的更新換代。
變化正在加速到來:傳感技術正在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管理和預測慢性疾病的方法,甚至體檢都變得多余,目前的醫療傳感器是佩戴在身上,將來會嵌入血管和皮膚中,診治和手術的精準度將大大提高;數字教育在讓每個學生真正得到個性化教育,讓學生不再感到是在受教育,而是在互動中實現成長;無人駕駛技術正在突飛猛進,未來人類需要的汽車總量會大幅下降,老弱病殘也能自助的出行,擁堵在智能指揮下大大減緩,每個人因自動駕駛而節約的時間每年可能創造上千億元美元的新財富;智能機器人將在按照人的尺度行事方面進一步深度學習,學會自主判斷、自主決策,甚至還會察言觀色;海陸空集成為一體的智能交通體系不再是科幻世界的場景,更加高速有效的交通體系加速構建,等等。
人類獲得信息的方式將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今非昔比,最初我們高度依賴幾家核心媒體,信息獲取渠道十分單一;后來自媒體誕生,信息來源多樣,但魚龍混雜且無效信息過多,出現信息過載;到今天這個階段,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進入信息智能分發時代,如你所愿、投其所好成為重要特征,但也可能帶來片面化、一葉障目的弊端。未來信息需要重新還給接收者的信息選擇主導權,即是有用的、也是客觀的而且是全面的接收信息。
當然人工智能應用最廣泛的還是商業領域,電子商務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大量的海報制作、海量的客服回復、龐大的物流體系,都與人工智能息息相關,但也帶來過度收集客戶隱私,甚至利用大數據進行“殺熟”的惡劣行徑,未來需要構筑消費者隱私的馬奇諾防線,進一步簡化金融支付程序,由掏出手機到直接刷臉,物流快遞的成本效率也會進一步改善,電商真正像“星星知我心”那樣貼心服務。
當然,人工智能依然有讓人擔憂的地方,一旦機器人也掌握了思維的武器,未來它們會不會演化到伸張自我的權利,進而擺脫人類的控制,反過來控制人類?這一點霍金在去世之前似乎就憂慮過,但愿人工智能的研究者保持對技術的敬畏,也守住人類安全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