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是歐盟重要成員國,中國是歐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兩國都富于創新精神,也是當今世界重要的經濟體。
在世界經濟復蘇的艱難進程中,不斷深化中意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雙方的正確戰略選擇,“一帶一路”的合作將有助于進一步推動意中乃至歐中合作向更高水平發展。
中意傳統友誼源遠流長
中意雖相距遙遠,但都是文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文明古國,兩國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古老的絲綢之路架起一座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可以說中意兩國是東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1970年11月6日中意建交后,特別是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5年來,雙方進一步深化政治互信,秉持平等相待、求同存異的精神,尊重各自發展道路,共同打造更加緊密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使兩國雙邊關系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傳統友好歷久彌新,各領域合作呈現勃勃生機。
近年來,兩國高層兩國領導人交往密切。意時任總理分別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和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開啟了兩國總理定期會晤機制。雙方始終相互理解并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雙邊關系政治基礎不斷夯實。中意是互尊互信的真誠朋友。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意大利在第一時間內捐助救援物資,并派遣一支緊急醫療隊赴災區開展救助。意大利拉奎拉、阿瑪特里切等地發生地震災害后,中方及旅意華僑華人社團及時向災區捐贈錢款與物資,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在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發生后,中意雙方同舟共濟、互利合作、共克時艱中意是互學互鑒的良師益友。兩國成功互辦文化年,雙方高水平展演不斷上演。中意創新合作周已成為中歐科技合作典范,兩國有92對省市和地區建立友好關系。目前,在意大利的中國留學生達2萬余人,中國也成為意學生赴歐盟外留學第一目的地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古老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前往旅游觀光。
中意經貿合作進入全方位發展新階段
中意是互利互惠的共贏伙伴。兩國經濟結構互補性強,利益契合明顯。2018年,中意雙邊貿易額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42.3億美元。中意雙向投資持續擴大,總規模已超過200億美元。意大利高水平參展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更多的“意大利制造”優質商品進入了中國市場。意大利已成為中國在歐盟第五大貿易伙伴、第三大技術進口國、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地。雙邊經貿合作已從過去單一的貨物貿易發展到今天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齊頭并進的格局。
目前,中意經貿合作進入全方位發展新階段。在吸引方面,在歐洲范圍內,意大利僅次于英國和德國,是吸引中國投資第三多的國家。截止到2017年,來自中國(包括香港)的投資集團達到300家,其資本流向了641家意大利企業,涉及到32,690名員工,總營收額達到179,91億歐元。多年來,意大利悠久工業和科研傳統對中國企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說,意大利是創意時尚和高端制造的代名詞。同時,中國是意大利機電產品的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占其市場份額的15.5%。中意加強經貿合作,具有現實的迫切性。對中國而言,伴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意經濟的互補性將日益提升,中意互利合作將面臨更大機遇。目前,在航空航天、通信、中小企業、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和第三方等領域的合作正持續發力,都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
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取得更多互利成果
在當今地緣政治戰略環境中,意大利始終將“一帶一路”倡議視為本國作出的重要戰略選擇,視為經貿領域的重要發展機遇。意大利總理孔特表示,將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視為對意大利乃至整個歐盟的重要機遇,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將更好地推動意中對話和合作。意大利副總理兼經濟發展部長迪馬約2018年訪華時,就已宣布意大利或將同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合作諒解備忘錄。目前,中意雙方正在就備忘錄文本的最后細節進行協商,希望達成一個獲得雙方一致認同的協議。意大利一旦正式簽署將成為西方七國集團中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
雙方通過簽署“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深化利益交融,加強頂層設計,深化戰略對接,積極發揮中意政府委員會等對話機制作用,推動雙方執行加強中意合作的四年行動計劃,力爭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取得更多互利成果,惠及兩國人民。雙方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協作,繼續在聯合國等多邊框架內就全球經濟治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重大議題保持密切溝通和配合,攜手倡導開放共贏,維護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具體來說,中意雙方要通過對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意大利國家發展戰略,對接“中國制造2025”與意大利制造業4.0,對接中國“互聯網+”戰略與意科技創新計劃,推動雙方合作不斷邁上新水平,豐富中意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