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024年“中國有約A Date With China”國際媒體采訪團先后走進新疆拜城縣克孜爾石窟和新和縣加依村,感受了輝煌燦爛的石窟藝術和民間非遺手工樂器制作過程。2024-10-24 18:22
10月24日,在第七屆世界聲博會暨2024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開幕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公布訊飛星火大模型應用最新進展。2024-10-24 17:08
中國日報10月24日電(記者 周瑾)10月23日,“瓷韻流長——中日陶瓷文化交流活動”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成功舉辦,旨在通過文化交流推動兩國友好、助力改善中日關系。2024-10-24 17:05
中國日報10月24日電(記者 周瑾)10月23日,由世界知識出版社、河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保定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協辦的“走進中華文明——陶成雅器 瓷語千年”主題人文交流活動成功舉辦。2024-10-24 17:04
援烏和移民兩大負擔加深歐盟困境。2024-10-24 13:19
南非沃爾特·西蘇魯大學研究員祖基斯瓦·羅博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金磚合作機制為全球南方國家帶來了切實的利益。2024-10-24 11:00
10月22日,“中國有約·相約新疆”2024年國際媒體采訪團走進阿克蘇地區柯柯牙紀念館,外籍媒體人在這里了解到柯柯牙綠化工程防護林的“前世今生”。2024-10-23 23:04
漆藝究竟為何物?其制作過程又是怎樣的呢?這種藝術形式的魅力不僅吸引了國內年輕人的目光,也引起了外國友人的濃厚興趣。2024-10-23 16:04
中國日報《圖話》欄目,聚焦福地貴州,見證全球視覺藝術大咖齊聚一堂,用不同視角講述貴州之美。2024-10-23 13:34
中國日報特邀荷蘭青年設計師賀曉晴,前往湖北武漢,在湖北美術學院大漆教研室主任蒲美合的引領下,一同揭開漆藝的神秘面紗。2024-10-23 13:28
10月22日,2024年“中國有約A Date With China”國際媒體采訪團來到位于塔城市的玫瑰莊園,品嘗漢族、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哈薩克族等多民族的甜點美食,感受多民族融合的幸福生活。2024-10-23 10:53
在10月18日舉行的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系列活動之平行論壇上,中日兩國專家表示,中日兩國的經濟和金融合作基礎牢固,未來發展潛力巨大。2024-10-23 10:22
2024-10-23 09:10
“擊鼓傳花”,把危機推給下一屆,是美國兩黨政治難以擺脫的桎梏。2024-10-23 08:56
2024-10-22 21:03
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保存有相對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現有脊椎動物232種,其中鳥類132種2024-10-22 17:01
安塞剪紙歷史悠久,被譽為“地上文物”、“活化石”。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這里的婆姨女子們就會用剪刀剪出各種各樣的窗花,貼在門窗、墻壁上,烘托出紅火熱鬧的節日氣氛,寓意著日子越過越好。2024-10-22 15:14
10月19日,新疆伊犁邊境管理支隊察汗烏蘇邊境派出所戶籍窗口為轄區高考學生開辟“綠色通道”,以“急考生之所急、辦考生之所需”的工作態度,調整工作模式,優先辦理,全天服務的工作舉措,全力保障2025年轄區高考考生戶籍審核工作順利進行。2024-10-22 13:29
中國日報網2024年10月23日電?你愿意在寒冷的日子里,給陌生人寫一張明信片嗎?10月22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將在俄羅斯喀山舉行。2024-10-22 12:02
上世紀八十年代,馬文昌的爺爺決定在自家糧田里試種蘋果,馬文昌的爸爸接過蘋果接力棒后,把家里的十幾棵蘋果樹,發展成了一片果園。到馬文昌這一代,皮膚黝黑、褲管老沾著泥的老馬幾乎天天泡在自家果園里,而他的兒女們,作為馬家“果四代”,利用電商、果樹認養等新渠道,把延安蘋果銷到了全國各地。2024-10-22 09:56
10月21日,“中國有約·相約新疆”2024年國際媒體采訪團來到阿克蘇。2024-10-22 09:46
2024-10-22 09:31
歐洲央行走平衡木,降息節奏難把握,通脹反彈風險大。2024-10-22 09:03
10月21日,由中國日報社和江蘇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21世紀報社、無錫市委宣傳部、無錫市高新區管委會(新吳區政府)等承辦的第六屆“一帶一路”青少年英語演講比賽全球總決賽暨第二十九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系列活動在江蘇省無錫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2024-10-22 07:16
2024-10-21 22:45
在延安,有珍貴的紅色革命舊址168處,寶塔消防站更是創造出了紅色革命舊址60年“零火災”的消防奇跡!2024-10-21 20:06
2024-10-21 17:15
小女孩成為講解員講述延安故事。2024-10-21 15:51
在“弘揚延安精神 奮進偉大時代”網上主題宣傳啟動儀式現場,延安文藝紀念館講解員劉美艷介紹,1935年10月,一支經歷九死一生的隊伍,終于抵達延安,我的爺爺奶奶就身在其中。他們是幸運的,爬雪山,過草地,吃草根,啃樹皮,歷盡磨難,最終落腳陜北。2024-10-21 13:53
陜西黃陵縣索洛灣村黨支部書記柯小海上任20多年來,實現村人均年收入從原先的不足800元到如今超過3萬元,村民全部免費享受養老、醫保等政策。2024-10-21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