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7年9月,南昌起義部隊先后撤退到潮州、汕頭,楊石魂率汕頭農軍策應起義部隊,釋放被關押的革命同志,并親自護送起義領導人周恩來、葉挺、聶榮臻等安全轉移到香港。
-
日前,在“崇尚英雄 精忠報國”主題班會上,甘肅省華池縣列寧小學的同學們重溫戰爭年代革命先烈的紅色故事,并沿著前輩的英雄精神,找到了自己身邊的英雄。一場班會雖然短暫,但“崇尚英雄 精忠報國”的種子卻深深地種在同學們的心田里。
-
陳喬年:讓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大革命失敗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陳喬年出席會議,并對他父親陳獨秀在大革命中所犯的錯誤進行了嚴肅的批評。
-
1920年,經陳獨秀介紹,羅亦農進入上海共產黨組織舉辦的“外國語學社”學習,并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第一批團員。歲月如歌,烈士雖然倒下,但羅亦農的故事與精神卻激勵著家鄉人一路前行。
-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后,楊超在北大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結識了革命宣傳家和活動家共產黨人惲代英、蕭楚女,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江蘇省常州市清涼路上,坐落著一座二進三開間江南老式居民建筑,這就是英烈張太雷紀念館。張太雷一到廣東,立即研究制定廣東全省的暴動計劃,并發起組建了廣州起義指揮機構——革命軍事委員會,擔任委員長。
-
在福州閩江畔,一幅革命浮雕頗為搶眼,上面刻畫著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王荷波開展工人運動的事跡,一股信念感“穿透”黃崗巖撲面而來。
-
江西省泰和縣老營盤鎮五豐村附近的山腰上,袁玉冰烈士墓就在他出生地的那一片青山環抱中,墓碑上寫著“革命事業立千秋,烈士精神傳萬代”。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27日全票表決通過英雄烈士保護法,全面加強對英雄烈士的保護,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英烈保護法還對烈士紀念日、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和管理、英雄烈士撫恤優待制度、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宣傳教育等作出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