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入口的浮雕墻,描述的是袁庚向鄧小平匯報蛇口工業區情況。記者 何佳攝 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正是記載這片改革開放熱土的光榮與理想之地,并始終傳達著堅定的信念,理想不會止步,改革仍在前行。
1979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潮起南粵大地,成為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如今,深圳這座改革春城,不斷銳意革新,創新發展,繼續書寫著改革開放的傳奇。
近年來,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依托土地流轉、家庭農場等方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現土地經營效益的最大化。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種糧大戶程夕兵。小崗村養豬大戶殷玉榮接受記者采訪。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改革開放第一村——安徽省小崗村視察,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40年前,嚴金昌等村民因大包干吃飽了肚子;40年后,程夕兵靠土地流轉、大面積機械化種植走向富裕。
1978年11月24日的那個晚上,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在安徽鳳陽縣東部小崗村一個閃著微光的茅草房內,18位農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手印,實施農業“大包干”,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圖注:小崗村村民、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傅曉羚 攝 “怕了就不干,干了就不怕。
多年以后,當富起來的“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關友江站在來訪者面前,一定會想起18位農民按下鮮紅手印的那個激情澎湃的冬夜。” 2004年2月,安徽省委選派財政廳干部沈浩到小崗村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這個“省城人”的到來扭轉了這一切。
雨后初霽的小崗新村,久違的陽光灑在村落每一個角落,空氣中氤氳著化雪的清涼。程夕兵的一句“我是農民,我會種田”的背后,是小崗村新農人傳承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再創新再創業的故事。
人才星光橋上立了80根人才星光柱,上面印刻著來到深圳的諾貝爾獎得主、全職院士等,該橋成為全世界“含金量”最高的一座橋。記者了解到,這個依托大數據構建的指揮中心是兩年來深圳寶安區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新成果。
夏凡 攝 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如何在五湖四海的人們中間,傳輸文明、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目標,進而營造和諧和睦的鄰里文化,一直都是深圳城市治理的一個重要課題。深圳的移民特征,在擁有18個住宅小區,總人口92558人的寶安區新安街道海裕社區,體現的尤為明顯。
1月15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在廣東安徽同步舉行。未來一周,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地方新聞網站及新媒體的采編人員將深入廣東、安徽兩地進行深入采訪報道。
群眾在哪里,新時代的故事就在哪里。1月15日下午,江蘇省委網信辦在省廣電總臺舉行“新時代 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啟動儀式。
田間地頭、春運一線、海島漁村、高新技術園區……作為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采訪團的一員,春節前后圍繞著春運、凡人善舉、家國情懷、創新創業等感人事跡展開調研采訪。
丈夫王富忠說要來驛站幫忙,一開始,妻子朱紅霞心里嘀咕,擔心忙不過來;可是王富忠堅持要來。朱紅霞打開盒飯,一夾起肉菜,就往愛人王富忠的盒飯里放,王富忠轉過頭,一口方言,估計是叮囑朱紅霞多吃點。
新春時節,我有幸在陪伴完家人后,參加了以“溫暖中國”為主題的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一路下來,最深的感受便是:只有真正貼近群眾后,才能聽到最基層的聲音,感受最淳樸的感動,并寫出深入人心的新聞。
這里每年都會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前來,無論是散步喝茶還是騎單車環行,亦或者泛舟湖上,都擁有別樣的樂趣。我想,這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某一個固定景點的美景人情,漫步其中的悠然自得反而讓人來得放松與舒適。
社區民警熊少波沒有疲于應付枯燥瑣碎的日常事務,而是多了一份心思,在處理問題中學會分析、思考,琢磨出了解決、預防問題的辦法,最終收獲了群眾的認可,贏得了群眾的愛戴。在這次走基層采訪中,我從采訪的人物和故事中看到了創新的果實,汲取了創新的力量,收獲了創新的啟迪。
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作為一個正在經歷轉型的媒體人,“網絡媒體走轉改”于我而言,是新歷練,也是“心”歷練。2014年,童天財夫妻倆放棄了原本優渥的生活條件,搬到福利院與認養“子女”同吃同住、一起生活。
2016年6月23日14時-15時,江蘇省鹽城發生歷史罕見的大風、暴雨、冰雹、雷電等極端天氣,其中發生了17級的龍卷風,對阜寧、射陽等地部分區域造成巨大破壞。“給村民們制作一組表情包”,這個想法在心中慢慢形成并付諸實踐,并形成了報道《“6·23”風災半年后他們不約而同的迎新表情包是…》。
用腳走訪,用筆記錄,用心還原……2017年2月16日至21日,天津市委網信辦組織全市網絡媒體開展了“溫暖中國·2017”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走轉改”,就是讓我們這些年輕的新聞工作者能夠沉下心來、走出去,去感受鮮活的新聞事件,努力寫出有溫度的新聞作品。
彭家河村,陜西省榆林市子洲縣的一個普通的小山村,那里便是我的家鄉。自初中開始,離開這小山村外出求學,一晃17年過去了,每到春節,都是最激動的時候,因為要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