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啟動儀式
中國日報9月11日電? 第二屆濰坊濱海國際馬術文化節,即將于2018年10月1-3日在濰坊濱海新區“歡樂海沙灘”景區隆重舉行。該活動包括了盛大的國際馬術演出,國際定向馬術三項賽、國際騎射大賽、國際馬聯耐力達標賽、騎馬放風箏大賽、沙灘速度賽等五項精彩的競技項目,以及國際馬文化旅游高峰論壇,小馬樂園等八種馬術嘉年華游藝項目和中國馬文化攝影大賽巡展等豐富的內容,計劃打造成為“馬術的世界,文化的盛宴,歡樂的海洋,全民的娛樂”。
騎馬放風箏
活動由濰坊濱海旅游集團與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下屬的中國馬文化運動旅游規劃研究院共同打造,得到了國際馬術旅游聯合會、中國馬術協會、山東馬術協會、濰坊馬術運動協會、北京馬術運動協會越野耐力委員會等國內外馬術界的積極支持和參與。
據悉,本次活動將邀請法國、瑞士、澳大利亞、突尼斯、中華臺北和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馬術協會和選手參加,100多位馬術高手同臺競技和表演。這是濰坊濱海第二次舉辦該活動。
定向越野
據濰坊市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旅游局副局長鄭春艷介紹,濱海新區是濰坊市發展藍色經濟的先行區和示范區,也是濰坊風箏節的主會場。新區包括了科教創新區、商務居住區、旅游度假區三部分。以“歡樂海”的理念建設的旅游度假區,是本次馬術文化節的主要舉辦場地。這是濰坊繼連續35屆成功舉辦國際風箏節之后的又一個重要的創新型節慶活動,也是文化旅游和體育賽事的一個融合發展的嘗試。
據中國馬文化旅游規劃研究院院長烏扎拉介紹,本屆馬術文化節由馬術比賽、馬術演出、馬術嘉年華、馬術旅游峰會論壇等四大板塊組成,主體賽事是“定向馬術三項賽”和“國際騎射大賽”,采用國際馬術旅游聯合會(簡稱FITE)規則舉辦比賽,強調旅游和文化特色。
騎射
據他分析,中國的現代馬術普及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絕大部分人,連騾子和馬都分不清楚”,所以各個城市都需要因地制宜的結合旅游發展的需求,設立馬術項目,而不要盲目引進一些“高大上”的項目。馬術,在中國不是貴族運動,應該是時尚健康娛樂,和健身房、游泳、滑雪一樣的定位。所以本次活動的各類賽事和活動設計,結合旅游消費需求和普通老百姓的全民健身的參與普及的需求而設計,在“國際化”和“標準化”的同時,強調“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結合中國馬術發展的現狀而專門打造,避免“高大上”和“錦標主義”,提倡全民普及和參與性。
一般的馬術比賽,都是“三分人,七分馬”,以馬的運動能力為主。而定向馬術三項賽,包括了定向越野單元、步態控制單元和越野障礙單元等三個部分,需要兩天的比賽。它不僅僅考驗馬匹的速度耐力,更要檢驗參賽者的智慧,需要參賽者有良好的地理圖解能力、靈活判斷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馬術技術水平。中國人在這些智力方面是有相當大的優勢的,可以大大彌補國產馬的競賽水準差距。另外,定向越野可以和美麗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能夠實現深度結合,這些都為馬術運動的普及和全民健身價值的提升,提供了廣闊空間。
“定向越野”活動和賽事,在中國開展了幾十年,都是以徒步為主。早在5年前,北京東城區體育局副局長馬力,就提出將馬術耐力賽與“定向越野”跨界融合結合的創想。而馬術定向越野賽,是目前歐洲群眾化普及度最高的賽事之一,也是和旅游以及自然環境結合度最好的馬術項目,僅法國每年就有1300場比賽。
本次比賽的主賽道選定在濰坊濱海海灘上,部分賽道會經過沙地、草坡、凹地等多變地形,增加了比賽過程中的趣味性,充分展示出了濱海地區的旅游資源。
作為濰坊濱海國際馬術文化節期間的另一個亮點,FITE中國國際騎射大賽也是第二次登陸中國,落地濰坊濱海。被國際馬術旅游聯合會(FITE)認定的有三種規則,有匈牙利KASSAI規則、韓國規則、中東規則等。賽前征求了FITE的意見,結合中國目前普及的情況,主辦方選擇了匈牙利“KASSAI 99米騎射”比賽規則。
在本次馬術文化節的新聞發布會前,舉辦了全國騎射技術與推廣研討會,來自于巴林右旗馬文化協會等中國20多個騎射組織和俱樂部,聯合簽署發起了《中國騎射文化發展宣言》,號召與國際接軌,統一標準,共同傳承和推廣中國的騎射文化和技法。
本次的重要創新是“騎馬放風箏大賽”。立足濰坊特色優勢,讓馬兒與風箏跨界融合,形成了海灘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吸引了不少眼球。
本次馬術文化節的重要亮點,是晚間的國際馬術演出。在絢爛的聲光電、音樂、舞蹈和馬背主持人的引導下,自然馴馬法、胡服騎射、蒙古式長桿套馬、古典舞步等一些難得一見的馬術絕活,將連續三天晚間精彩呈現。
(編輯:潘一僑 蔡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