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31日電(記者潘夢琪)8月31日,中國農村改革4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建所40周年大會在京隆重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楊傳堂,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楊傳堂對中國農村改革4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建所40周年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向全國從事農村發展研究的專家學者和關心農村發展事業的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問候。楊傳堂副主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農村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民生活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在波瀾壯闊的中國改革歷程中,農村改革發展始終備受矚目,作為改革開放的同齡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在中國農村改革發展事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40年來,農村發展研究所產生了一大批具有重要政策影響、學術影響、社會影響的研究成果和專家學者,為推進中國農村改革發展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楊傳堂副主席希望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能夠再接再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40周年賀信精神,為中國農村改革發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也希望全國關心關注農村改革發展事業的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各界朋友能夠攜起手來,共同致力于“三農”問題研究和鄉村振興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對農村發展研究所建所40周年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對與會的各位嘉賓、專家學者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謝伏瞻院長指出,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農村發展研究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后新建的第一批研究所之一。農村發展研究所自成立以來,為黨和國家在“三農”問題方面的重大決策發揮過重要作用。40年來,農村發展研究所與改革開放同行,始終緊隨農村改革鼓點,呼應國家重大關切,跟蹤國際學術前沿,奮力前行,不辱使命。在家庭聯產承包制改革、農村組織制度創新、農村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等農村改革與發展的每一個關鍵點上,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記。黨的十九大確立的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業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農村農業發展理論專業人員提供了廣闊的研究空間。謝伏瞻院長對農村發展研究所提出了三點要求和希望:第一,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為人民做學問。第二,圍繞新時代的國家戰略需求,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農村發展研究所要把“三農問題”放在國家發展的總體戰略和時代進步的根本要求框架內,開展前瞻性、針對性、戰略性、綜合性研究,提出具有總體思維和全局眼光的對策建議,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更大的貢獻。第三,圍繞出頂尖成果和拔尖人才的目標,打造國際一流名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代表農村發展研究所對各位領導、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長期關心和支持農發所發展的各位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表示衷心感謝,對曾經和正在農發所工作的各位同仁表示崇高敬意和誠摯問候。魏后凱所長指出,農村發展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1985年之前為農業經濟研究所,至今已度過40個春秋。建所40年來,農發所人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緊圍繞重大國家戰略需求,聚焦我國農業農村具有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重大問題,對各個時期我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推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重大社會影響、代表國家水準的研究成果,培養了一批有影響的著名專家學者和拔尖人才,為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的“三農”理論、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辦。大會主旨發言之后,還圍繞農村改革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舉辦了兩個平行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