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16日電 (記者 程思 )8月16日,2018甘肅?隴南油橄欖產業助推脫貧攻堅推介會在京舉行,甘肅省委副書記孫偉、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所長張建國、國際油橄欖理事會評委索里亞諾等領導出席。
隴南市位于甘肅東南部,整體屬于秦巴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2011年,按照國家扶貧標準,全市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0.47萬人,占全省貧困人口的五分之一,貧困發生率53%,居全省第一,是全國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甘肅省委副書記孫偉致辭中指出,1964年,油橄欖由周總理從阿爾巴尼亞引進我國。隴南境內白龍江、白水江沿岸海拔1500米以下低山河谷地帶的氣候特征、土壤條件與適合油橄欖種植的地中海氣候區極為相似,是中國油橄欖的最佳適生區。
近年來,隴南市把油橄欖等特色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按照“尊重規律、擴大規模、強化科技、健全市場、壯大龍頭、打造品牌、提質增效”的總體要求,把油橄欖產業作為全區的五大主導產業之一。
截至目前,全市油橄欖種植面積60萬畝, 3縣1區的45個鄉鎮420個村4.8萬戶21萬人種植油橄欖,產業質量效益顯著提升,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2017年鮮果產量達到38000噸,橄欖油產量達到5700噸,綜合產值達到18.2億元。油橄欖主產區的159個貧困村1.01萬戶4.42萬貧困人口通過種植油橄欖實現了脫貧目標。
在企業的帶動下,隴南市油橄欖產業穩步發展。武都區在大力發展基地的同時,配套建成了油橄欖系列產品加工廠15家18條生產線,日加工能力950噸。目前,武都區被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油橄欖之鄉”。2018年隴南田園油橄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橄欖油在國際油橄欖理事會橄欖油官方評比中榮獲一等獎——馬里奧?索利納斯獎,隴南祥宇油橄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以色列獲得最高榮譽金獎。
國際油橄欖理事會評委索里亞諾對隴南橄欖油做出高度評價:“我認為中國的橄欖油屬于輕度到中度口味,青草香味較濃,在該類別中屬于高品質的橄欖油,非常適合亞洲人的味覺習慣。”
與此同時,油橄欖的種植成為了隴南生態安全的屏障。隴南白龍江、白水江流域生態脆弱,是我國四大泥石流高發區之一。多年來,隴南市累計在白龍江、白水江二級階地和泥石流溝道沖積扇上種植油橄欖60萬畝,讓白龍江、白水江兩岸披上了綠裝,不僅對人居環境美化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且發揮出了重要的生態功能。
(劉禹吟亦對本文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