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民以食為天,今天生態更美好的話題從農業開始,特別符合我們的國情。接下來我們請其他的記者就生態更美好的問題展開,有請張偉。
張偉
生態更美好,如何讓農民富起來同時對環境盡量減少擾亂,這個平衡之間的關系怎么發展是我們關注的。因為一路走過來,我們看到不管是城鎮也好、農村也好,都是往湖邊、江邊積聚,都想往城里走,最終他們的到來會對保護湖水和江水帶來一種擾動,大家追求美好生活,都愿意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區域性怎么總體規劃,讓我們生活得又美好同時對環境的擾動降到最小,是我們關注的問題。
主持人
您提出的問題就是如何平衡保護和發展之間的關系。
張偉
當時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形容過長江,說長江病了,病得不輕了。我們一路走過來也是看到了各地省市縣有喜有憂,病還沒有痊愈。我們知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如何平衡保護與發展的關系,讓長江快速痊愈起來?發改委的領導能否通過宏觀層面來談談如何規劃長江流域的整體保護。
主持人
都想往長江沿岸好的地方簇擁,工業、人口必然會帶來壓力,生態環境的破壞,環境污染的產生,這些都讓長江不堪其擾,病得很重。
周小棋
我們大家都知道,長江是中華文明的生命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流域是以水為紐帶,連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完成自然的生態系統。同時,長江經濟帶覆蓋11省市,具有顯著的流域經濟特征,所以要給長江治病的話,首先要從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出發,開展長江生態環境大普查,系統梳理和掌握各類生態隱患和社會風險,為母親河做一次大體檢。
周小棋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從源頭上提出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的整體預案和行動方案,再分類施策,重點突破。我認為當前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以水污染治理為抓手,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周小棋
當前,推進長江生態環境治理,我們認為要做好4+1方面的工作,第一個“1”是加強長江城鎮污水的治理,第二個“1”是加強化工污染治理,不管是位于各類保護區的化工企業還是離岸線一公里范圍內的,最好能夠搬遷,現在這方面工作正在做。第三個“1”就是剛才講的農業面源的問題,第四個“1”就是長江船舶污染面源。“4”就是前面說的城鎮污水、化工污染、農業面源、船舶污染,還有一個“1”,就是尾礦。長江都是支流,尾礦本身存在的隱患是非常大的,當前應該把“4+1”工作做好。只有這樣來做,我們覺得才能打贏長江污染防治的攻堅戰,讓長江母親河盡快煥發出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