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動的木棧道
中國日報網7月18日電(記者 王菁)17日,參加“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的媒體一行來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九曲彎采風。這個藏在烏拉蓋最深處的天邊草原自2016年開始規劃建設,歷時短短兩年已經成為4A級國家景區,游客量也從最初的十幾萬增加到30萬左右。
這種膠皮墊可以保護草根完好無損
為了“打造最具原生態特色的內蒙古大草原”,九曲彎從最初就嚴格秉承環保理念,不論是乘坐觀光車、越野車,還是騎馬或坐勒勒車(一種馬或牛拉的車),上下山的車道都是在原始車道上改建的,沒有增加任何的道路鋪設。特別是10多公里的步行觀景道,園區采用了可移動的木棧道和膠皮墊相結合的方式,每年挪移路線,保證了草原的所有草地輪流生長。而游客中心的前身則是一座廢料中心。
顏色較深的地方是人為修復的植被,與周圍的草地完美融合
當然這一切努力都是以付出巨大財力為前提的。九曲彎景區總經理王虎成告訴大家,光每年反復鋪設的可移動棧道就要300萬元,而具有保留草根技術的膠皮墊更是價格不菲。“可以說游人走在上面,每邁一步就要100元。”
九曲彎致力于建設最具原生態特色的大草原
九曲彎還是第一個實踐了吃住功能與觀光體驗分開的草原景區。為了保護草原的原生態,游客統一被安排在10多公里外的一個兵團小鎮上住宿。而為了彌補以前游人們留下的踩踏痕跡,九曲彎更是先期投入了400多萬元以恢復被破壞的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