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6月23日電(記者 趙睿楠) “山和水見證這場奇遇,姐有情郎有意,想表白那就摸摸泥……”6月22日上午,湖南湘西土家摸泥節在北京中華民族園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和各族人民在現場觀賞非遺文化展演,參與多民族摸泥狂歡,感受遠古女媧煉石補天、捏泥造人的大愛,體驗“以泥傳情、摸泥示愛”的獨特民族文化魅力。
“摸泥節”是從湘西土家族傳統民俗演變而來的一項全民歡慶的民俗活動,節日期間,當地民眾和游客們精心裝扮,穿上民族服飾、定制摸泥裝或者泳裝草裙,參與這場充滿遠古儀式感的民俗歡宴,以預示“愛、祝福”意義的“摸泥”來表達心意,釋放壓力,放飛自我,共同狂歡。
中華民族園里居住的各民族人民為迎接土家摸泥節到來,準備了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生活服飾展演,各民族人民和游客一起民族狂歡,通過“摸泥”這個獨特的示愛方式,促進了各民族間文化的交流和團結,喚起了人們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信念。
其中,“摸泥”的泥共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紅泥象征“愛戀”,黃泥用來“示愛”,藍泥則代表了“大愛”。
2018第五屆中國·湘西土家摸泥節活動將從6月持續至8月,規模延伸至長沙書堂山、張家界標志門·九院十街、永順芙蓉鎮、古丈紅石林、鳳凰拉毫營盤等地。
土家摸泥節組委會表示,本屆活動將以“摸泥節慶+文創集市+文旅扶貧”的形式,緊緊抓住大眾旅游、全域旅游新機遇,組織各大旅游景區、旅游企業針對客源市場開展土家摸泥節旅游惠民活動,助推湘西州打造集“自然山水大畫園、民族風情大觀園、綠色產品大莊園、休閑旅游大樂園、和諧宜居大家園”于一體的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和旅游目的地,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武陵勝境,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