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6月19日北京電(記者 張之豪) 中國科學院19日在大連化物所召開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以下簡稱“潔凈能源”)啟動會,宣布“潔凈能源”先導專項正式啟動。該項目將發展潔凈能源新技術,及時搶占能源技術戰略制高點,以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為驅動,構建與我國能源資源相適應的“中國特色”能源結構,同時促進形成以科技進步為支撐的更加合理的總體工業結構,構建清潔高效、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利用新體系,以滿足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
能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命脈,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且對外依存度高。“富煤、少油、貧氣”的資源稟賦和不相適應的能源結構及相對落后的能源技術,導致我國面臨著能源需求總量繼續增加、能源供給制約多、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嚴峻挑戰。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我國處于能源結構調整的重大變革期(能源革命),能源技術革命在能源革命中起決定性作用,位于能源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一項長期的國家戰略。
中國科學院在能源研究領域具有長期的積累,尤其是近年來能源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裝備國產化研制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建設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能源技術示范工程,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潔凈能源”專項以化石資源清潔高效利用與耦合替代、清潔能源多能互補與規模應用、低碳化多能戰略融合為主線,部署了合成氣下游及耦合轉化利用、甲醇下游及耦合轉化利用、高效清潔燃燒、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示范、大規模高效儲能、核能非電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甲醇,以及我國能源戰略研究等八個方面研究內容。
該專項由中科院部署,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牽頭,聯合中科院20個與能源研究直接相關的研究所,計劃到2023年前,突破39項關鍵技術、完成23項工業應用示范,形成5項國際領先的重大突破,申請包括30項PCT專利在內的300項核心專利;爭取油氣資源替代能力超過1億噸當量,燃煤污染物排放降低40-50%,實現100%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和低碳化多能融合戰略實施,為構建我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同日,“中國科學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成立大會在大連化物所召開。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是中科院四類機構改革后第二批籌建的創新研究院。研究院將創新體制機制,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聚集我國潔凈能源研發的創新人才,力爭成為我國能源領域技術創新的引領者。“潔凈能源”專項將由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