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6月9日電(記者 孫若男)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青島舉行,超2000名記者匯聚峰會現場報道這一國際大事。在許多中外記者眼中,有那么一群人,他們的專業付出保證了此次峰會的高水準,給媒體報道工作帶來極大便利。
他們,就是面帶微笑、時刻準備服務的藍衣志愿者。對于志愿者工作,他們有什么理解和感受?對于青島的變化,他們有何發現?對于遠道而來的與會嘉賓,他們認為青島應該用什么表示歡迎呢?快來聽聽這些朝氣蓬勃的青年們的答案吧。
劉冠穎
志愿者劉冠穎:自信態度迎四方來賓
經過嚴格選拔與多次培訓,我有幸擔任城市采訪組的志愿者,主要任務就是引導中外記者在青島市內參觀采訪。在工作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所有志愿者盡職盡責的態度,大家都爭做最好,避免差錯。我也從中意識到,在這樣一個大的活動中,你代表的并不只是你,而是一個國家的形象,所以一定要用最好的一面去服務他人。
這次峰會的舉辦,對于青島來講,是榮耀、責任也是機遇,國際社會對于青島的關注肯定會進一步增強。我覺得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就是它的血肉和筋骨,一個城市的文化自信才是它的靈魂,我認為青島如今正是向外界展示其文化自信的時候,所以我認為青島以自信的態度來迎接四方來賓。
邊海納
志愿者邊海納:包容態度,讓國際友人賓至如歸
為了迎接上合組織峰會,青島不僅在城市治理、城市形象上進一步提升,也對居民的生活便利予以改善。這次峰會的舉辦,將使青島變得更加開放、多元,青島也得以將自己的魅力更好地展現給世界。
我是在媒體公共工作區提供志愿服務,我主要為媒體工作者提供網絡技術支持,方便記者的工作能夠高效完成。這次志愿服務中,我認識到非常重要的一點:不管是多么細小的工作,它都有被認真對待、認真完成的價值。
青島應該是一個更加外向、更加開放、更加熱情的城市,希望青島能夠獲得外來友人的認可,他們能夠看到青島的開放與多元,同時也希望他們能感受到青島對于他們的包容與接納,讓他們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李澤俊
志愿者李澤俊:活力青島引世界關注
青島本身是一個特別干凈又漂亮的城市。因為這次峰會,青島的城市綠化變得更加完善,城市景觀也有所提升,此外交通方面也得到大力整治。我認為青島將以自己的活力迎接世界。
這次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舉辦,將有利于齊魯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傳播,此外青島科技的發展,如無人碼頭等也將吸引更多的關注,我覺得峰會也將給青島的經濟帶來積極影響。
很難得參與這種大型國際會議,我個人第一次這么近距離接觸媒體工作,要為來自多國的媒體工作者提供服務,我覺得任務重大。此前我們接受了很多培訓,雖然辛苦,但這些培訓讓我學到很多東西。
張家璇
志愿者張家璇:熱情青島展示孔孟文化
在新聞中心,大家就可以看到泥人、剪影、剪紙等各種各樣有著悠久歷史、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次峰會的舉辦,有利于讓全世界的人們更多地了解青島,乃至整個山東,也可以讓山東的孔孟文化在全世界更加廣泛地傳播,青島將以它的熱情歡迎大家。
作為一個英語專業的學生,在這里為外國記者提供服務的時候,我能學到很多專業知識,比如一些新聞專業名詞的表達。同時,我需要鼓起勇氣跟來自其他國家的媒體人進行交流,也是我提升口語的一個好機會。此外,跟帶隊老師、其他志愿者共事的過程中,我也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他人溝通及合作,這種機會對于在校學生來說很難得,這個經歷對我意義非凡。
(編輯:富文佳 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