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南京同鄉會會長王海澄主持祭掃活動。
中國日報4月4日電 悼念死者、重溫歷史、祈愿和平……清明前夕,加拿大南京同鄉會組織了百名會員在利用清明回鄉祭祖之際,集體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江東門紀念館),他們佩戴象征著和平寓意的“紫金草”胸章,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寄托無限哀思。江蘇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周建農,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勇、省僑聯副主席陳峰、市僑聯黨組書記周雯、江東門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支隊等部門領導參加了活動。
同鄉會的會員向死難者敬獻花圈,并集體默哀。會員們表示,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百名加拿大南京同鄉會會員集體祭掃,為的是深切緬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緬懷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我們用這種方式來寄托哀思,提醒后人不忘歷史、珍愛和平。
王海澄會長向紀念館轉贈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通過的議員黃素梅提議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66號動議原件、加拿大多倫多市議會通過的議員詹嘉禮有關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在南京所犯暴行的提案原件和加拿大國會議員關慧貞在聯邦議會上呼吁加國政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書面聲明原件。
活動上,加拿大南京同鄉會會長、加拿大亞洲二戰史實紀念館籌委會主任王海澄對加拿大開展南京大屠殺史實宣傳活動、推動“紀念南京大屠殺”在加拿大立法,做了簡要的介紹,加拿大南京同鄉會堅持十多年長期在海外宣傳南京大屠殺史實真相,2014年12月13日第一個中國國家公祭日,加拿大南京同鄉會是首個在海外舉辦大型公祭活動的海外社團。去年國家公祭日之前,南京市僑聯聯合加拿大南京同鄉會、江東門紀念館,向海外華人華僑發出全球同步公祭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倡議,得到了海外華人華僑的熱烈響應。在國家公祭日同時,世界五大洲十幾個國家和地區,433家海外僑團以音樂會、燭光會、圖片展、追思會、座談會、文化演出等悼念形式,同步舉行了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公祭活動,直接參與人數達萬人。僅加拿大南京同鄉會就組織了80家僑團,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了盛大的公祭儀式,進行了放飛和平鴿、和平法會、燭光祭、默哀鞠躬獻花、集體宣讀《公祭和平宣言》等活動,是全球海外公祭儀式規模最大的。當日多倫多市氣溫在零下30多度,依然有近1000多人來參加祭奠。目前加拿大安大略省與萬錦市已通過了立法,將每年的12月13日做為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日”,這是首個海外政府官方設立的關于“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紀念日。
王會長向江東門紀念館轉贈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通過的議員黃素梅提議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66號動議原件、加拿大多倫多市議會通過的議員詹嘉禮有關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在南京所犯暴行的提案原件、加拿大國會議員關慧貞在聯邦議會上呼吁加國政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書面聲明原件。江東門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向王會長遞交了給三位議員的頒發館藏證書,并向加拿大亞洲二戰史實紀念館籌委會贈予了感謝狀,同時還為王海澄會長頒發了“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聘書。
活動中,江蘇省著名雕塑家楊建強先生向加拿大亞洲二戰史實紀念館捐贈了“南京大屠殺”主題雕塑一座;加拿大歸國華僑陳曉寧先生向加拿大亞洲二戰史實紀念館捐贈了抗戰文物——侵華日軍軍刀一把,由王海澄會長代表加拿大二戰史實紀念館向兩位先生頒發了館藏證書。同時王會長呼吁社會各界人士與團體能夠對建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館加拿大館以及加拿大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碑給予大力支持。
王海澄說道:“我們加拿大的華人華僑們為了繼續長期在加拿大宣傳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決定在加拿大聯邦政府注冊成立的亞洲二戰史實博物館的基礎上,首先建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加拿大分館與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碑,紀念館將由實體館與網絡館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目前,我們加拿大館已經收藏了文物、史料及圖片一千多件,紀念碑正在籌建之中,爭取年內完成,也非常希望社會各界對我們僑團的義舉給予大力支持。”
南京僑聯黨組書記周雯女士對加拿大南京同鄉在海外長期堅持不懈地宣傳南京大屠殺史實真相,特別是在全面抗戰、南京大屠殺八十周年,參與倡導發動海外僑團舉行全球同步海外公祭悼念活動表示肯定,并代表南京市僑聯向加拿大南京同鄉會頒發表彰證書,同時王海澄會長為了感謝南京市僑聯長期對海外公祭活動的大力支持,也代表加拿大南京同鄉會向南京市僑聯遞交了感謝信。
集體祭奠活動結束后,市僑聯聯合市公安局出入境支隊為加拿大同鄉會參加活動的會員舉辦了僑法、華人華僑出入境新政宣講座談會。
本次活動由南京市僑聯、加拿大南京同鄉會、江東門紀念館聯合主辦;由省僑聯支持,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支隊、加拿大亞洲二戰史實紀念館、加拿大江蘇總商會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