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樣的三角池
“三角池現在變化太大了,我用手機拍個照片發給你看看,看你還認得這里不?”3月27日一大早,家住海口新華南路的老街坊陳老伯又像往日那樣來到了海口三角池東湖邊晨練。打完一套太極拳,他愜意地站在湖邊親水平臺上,與遠在瓊海的老同事開心聊天。
每天都在變,變化太大了——這是四個月來老海口看三角池共同的感慨。
周邊的商戶照舊忙碌地招攬生意,門前的馬路依舊車水馬龍,但眼前靚了,東湖的水清澈干凈了,水底的卵石上映著飛鳥的倒影;休閑的綠地多了,入水草坡和親水棧道替代了圍欄;湖邊的花草樹木多了,睡蓮的姹紫與美人蕉的嫣紅交相綻放;城市的夜色亮了,暖黃和暖白的燈光勾勒出曼妙的天際線……
空中俯瞰東湖全景周邊道路種植這各類樹木,郁郁蔥蔥。南海網記者劉洋攝
已在三角池附近住了四十余年的老海口歐英州就說,記憶中那個三角池還在,但是變得更美了。
自從東湖邊上的圍欄卸了后,他站在湖的北邊一眼就能望見對岸,藍天白云下人民公園里的綠蔭蔥蔥,街坊鄰里忙著做生意的身影還在,地上的“臟亂差”不見了,亂糟糟的廣告牌也不見了,建筑外立面變成了柔和的乳白色,東升樓下修了騎樓廊道,散步時還能遮陰避暑。
三角池片區(一期)綜合環境整治項目開始實施的120天中,變的是建筑立面,變的是城市環境,變的是道路規劃,而不變的,是老海口人對海口的彌久記憶與“最海口”認知。
“作為市民,我們是非常滿意的。”歐英州說。
120天巨變的背后
拆?還是不拆?
為了留住海口人“最海口”的記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筑所工程師申彬利覺得這四個月來的辛苦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