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無論哪個族群的文化遺產,都是對他們過往的記錄和頌揚,也是給我們所有人的禮物。
有時我們可能理解不了這種文化遺產的偉大價值,但否認它的價值絕對是愚蠢的行為。而且如果我們做了任何會摧毀或破壞它的事情——簡直是在犯罪,我們也會因為這樣嚴重的錯誤而備受煎熬。
然而,此類錯誤真的發生了。
有些情況是受到意識形態的推動。
例如,過去的幾年里,極端嗎組織已經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地區,摧毀了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斯蘭的古遺跡與紀念碑,破壞了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文明。
究竟是什么引發了這樣毫無意義的愚蠢行為?
很顯然,他們考慮到在敘利亞的巴爾米拉 (Palmyra) 與伊拉克的尼姆魯茲 (Nimrud) 發現的古建筑,與其政權相悖,是其稱為新“哈里發(caliphate)”統治區內的瑕疵。結果建筑物被火藥夷為平地,藝術品遭到污損,而文物被洗劫一空。
有時,這種文化遺產的破壞是通過軍事力量進行。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洗劫了園內的財寶——許多珍寶都被運往歐洲——隨后他們燒毀了整座園林。
有時,這種文化遺產的破壞是因人類喪失理智引起的。
1991年,一名男子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破壞了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大衛》(David),這名男子在被制服之前想弄斷雕像的一只腳趾。該男子說米開朗基羅的模特曾告訴他要毀掉這個16世紀的藝術品。
在羅浮宮展出的16世紀達·芬奇畫作《蒙娜麗莎》仿佛有種“磁力”,吸引那些想破壞此畫作的人,最終人們不得不用防彈玻璃對畫作加以保護。
近期發生的一個事件愚蠢至極,缺乏理性。
2017年12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圣誕晚會,一群來賓在無人看管的展廳閑逛。
展品中有從中國借來展出的文物,參觀完后,大多數散客都返回去參加慶祝活動,但有一位留了下來。
據監控錄像顯示,一名男子走近10座兵馬俑雕像,用手摟住了兵馬俑拍了一張自拍。
在離開之前,他掰斷了這個距今有2300年歷史的兵馬俑的左手拇指,并將其塞進兜里。
這樣的破壞行為直到約兩周后才被注意到,發現問題后,博物館只能通過錄像尋找線索。通過回溯監控錄像,警方最終將懷疑目標鎖定在一名24歲的嫌疑犯,該嫌疑犯也坦白了自己的所作所為。據《紐約時報》 報道,他從臥室的書桌抽屜中找到了丟失的附屬物,并將其交給警方。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當他和朋友從博物館回家的那晚,他還吹噓了自己惡意破壞和偷竊的行為。
此言此行,讓我無語。
關于作者:約翰·萊登(John Lydon),中國日報外籍專家。
(編譯:張嘉文;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