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熱”席卷全球,背后的助力因素是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經濟的發展。
當地時間3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堪培拉議會大廈同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進行會談。對此,外國媒體予以高度關注,刊文稱李克強總理對貿易保護主義發出警告,宣布中澳兩國將進一步拓展貿易關系。
近年來,美國華裔捐贈的大額慈善捐款增加了近五倍,數額高達近5億美元(約合33億人民幣),其中大部分贈款都流向了高等教育領域。
雖然美國可以說是全球汽車制造業自動化的領導者,但中國正迅速成長并將超過美國和全球其他的競爭對手。從2010年到2015年,中國共安裝9萬臺機器人,占世界安裝總量的三分之一。
生活在一個全球互聯的世界里,隨著居民收入不斷上升,年輕的中國人越來越喜歡將中國傳統元素和西方潮流混合在一起的奢華婚禮,婚禮需要長長的走廊,伴娘,引導者,甚至還需要雇傭婚禮策劃者。
據香港《南華早報》9月6日報道,目前在中國,離婚人數上升,而結婚人數卻在下降,這一現象引起政府日益擔憂。
據香港《南華早報》9月5日報道,中國發展快速的廣東省同時存在的巨大財富和極端貧困,彰顯縮小收入差距為何正成為中國政府的要務之一。
在中國陜西省的黃川村,從前每天午飯后,56歲的曲葉秀(音譯)就要邊做家務邊照看2歲的孫子。而如今,她可以帶著孫子來到村里新開的早教中心,在這里她的孫子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有了這個中心后,情況好多了,”她說。
據香港《南華早報》9月4日報道,地下交易利用中國對外傭的需求賺大錢。一種獲利頗豐的地下交易正在滿足中國對外傭(日益增多)的需求。透過近來在蘇州某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可對此窺見一斑。
法媒稱,在走出法國的恐襲陰影后,大批中國游客開始重返巴黎。與此前不同的是,新一代的中國游客所熱衷的是在中國買不到的“法國制造”。
據德國《商報》9月3日報道,中國近來出臺嚴格的規定,禁止奇葩的企業名稱。
據美國僑報網報道,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正式開始實施,標志著中國慈善事業進入依法行善、以法促善、依法治善的新時代。
中國最早的生態城實驗是在其綠色轉型的開始階段進行的。被稱為中國第一個生態城計劃的東灘項目最早是在2005年提出的。它計劃在上海欠發達的崇明島上建設一座能源效率高和汽車相對較少的功能齊全的新城。不過東灘項目始終沒有真正建成。其最大的影響也許在于,它讓中國成了一個可以利用生態城的地方。全國各地數以百計的類似開發項目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