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鏡頭下的十八洞村。
一棟棟高低不一的木屋錯落有致地散布在群巒疊峰中,四周松柏入云,綠意蔥蔥,宛如世外桃源。
村民引以為豪的十八個溶洞,洞洞相連,十八洞村由此得名。但是,由于土地匱乏、交通不便、生存條件惡劣等客觀原因,這個位于武陵山腹地的苗族村寨長期處于貧困狀態,直到2013年,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還不足兩千元。
2016年3月9日,無人機航拍十八洞風光盡收眼底。
201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就扶貧工作到此考察,走訪了多個低保戶、特困戶家庭,了解村民生產生活狀況。
正是在這里,他提出了“精準扶貧”的理念。總書記還給湖南出了考題: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設法,把現實問題一件件解決,探索可復制的經驗。湖南也就此成為全國推進精準扶貧的策源地,引領全面小康進入沖刺時間。
3月8日上午,總書記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參加審議。在與全國人大代表、湘西自治州州長郭建群交流中,習近平又一次提到了十八洞村。
習近平要求當地黨委和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帶領當地群眾一起艱苦奮斗,早日實現脫貧目標。
郭建群:總書記還關注更多沒有脫貧的人
據央視網記者了解,湘西已經出臺了關于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和精準扶貧十大工程實施方案,力爭到2019年,湘西7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摘帽",120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國家現行標準下的50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在總書記回想當年考察十八洞村的同時,央視網記者也正在這個村子進行采訪。
當時和習近平交談的施成富老人在自家古樸傳統的木屋中,還親身感受了一回當下最潮的VR拍攝,每一個狹小角落都清晰的展現在鏡頭下。
如今的十八洞村已經大變樣。“百姓收入增加,村容村貌變化,已成為全省文明村和旅游定點村,村民笑容多了、求發展愿望強了。”郭建群介紹說。
十八洞村的變遷映射了中國扶貧的未來藍圖,在已拉開大幕的“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
正因如此,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成立以來,扶貧攻堅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扶貧逐級立下軍令狀。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