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的祖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成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新成員。與此同時,中國對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援助也在極速增長。就在最近,中國承諾向巴布亞新幾內亞投資逾40億澳元(合28.2億美元)用于巴國內的路網建設,這些舉措為雙邊貿易打開了廣闊前景。
然而,巴布亞新幾內亞迫切需要中國的幫助和支持來解決巴森林領域根深蒂固的問題。作為巴布亞新幾內亞木材的最大買家,中國有足夠的能力和影響力來推動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森林資源利用方式的轉變。
森林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最寶貴的自然資源之一,而天然森林則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生態紅線:巴國內約70%的領土被森林覆蓋,森林中生存著數百種稀有和特有物種,使巴布亞新幾內亞成為一個“生物多樣性”大國。這些森林還與大多數巴布亞新幾內亞人民的生活和福祉息息相關,當然也包括我所在省份的社區。但幾十年來,在如何有效地管理森林這一重要資源方面,我們一直面臨著艱巨的挑戰。
長期以來,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森林領域腐敗橫行,非法行為屢禁不止,這使得巴布亞新幾內亞生產的木材甚至被一些獨立國際組織視為“高風險”的存在,導致了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經濟損失:據政策智囊團奧克蘭研究所的估計,該行業的逃稅行為每年可能使巴布亞新幾內亞損失超過9200萬美元。
盡管如此,2017年巴布亞新幾內亞出口的木材仍超過300萬立方米,其中大部分由中國購買,用于家具和地板等商品制造。來自監管機構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的研究表明,其中部分產品最終銷往美國等地。雖然中國并沒有法律規定必須進口合法木材,但美國和歐盟等其它主要市場有類似的法律條文,因此中國需要密切關注木材貿易以確保供應渠道的合法性。
一直以來,有些伐木公司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北部省未經官方或相關社區的批準就砍伐森林。作為該省省長,我發現中國有許多值得我國學習的地方。目前中國經濟規模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700倍,但50年前,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與今天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旗鼓相當。中國的快速發展使數百萬人擺脫了赤貧,不過這種發展也對環境和國民健康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國內政策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例如,在2017年,中國將天然林商業伐木禁令擴大至全國范圍。習近平主席呼吁中國公民捍衛“生態紅線”:即禁止開發的寶貴自然區域。正如習主席所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森林不僅是巴人民的生計,也是全人類財富的源泉。我們的森林儲存了大量的碳,提供淡水和適宜的當地氣候,是多樣化生命物種的棲息地。森林也是數百萬巴布亞新幾內亞人生活方式的中心。這意味著,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生態紅線對全人類具有重要意義,而中國能夠在保護這條生態紅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Gary Juffa是巴布亞新幾內亞國會議員、北部省省長、人民變革運動黨領袖。